本週(1/29-2/4)的亮點包括:女權藝術團體「游擊女孩」在紐約開展、《托瑪斯德曼巡迴展》在北美館、台北當代藝術館首展《No Language》、2025 台北燈節有高 13 米的蛇型主燈等,為藝文界帶來全新亮點,讓愛好者們不容錯過。
愛女也 iLady 團隊持續關注全球藝文界的最新動態,涵蓋藝文表演、影視產業等領域,每週精選整理藝文界的一週大事,幫助業界人士與藝文愛好者快速掌握最新資訊。
藝文大事亮點 1:女權運動是什麼?紐約藝術團體用展覽告訴你
女權運動是什麼?不如看一場展覽就能理解!女權主義藝術團體「游擊女孩」(Guerrilla Girls) 成立至今 40 年,即日起於紐約下東區的漢娜.特拉奧雷畫廊(Hannah Traore Gallery) 舉辦首場商業展覽 《歧視之國:游擊女孩談偏見、金錢與藝術》(Discrimi-NATION: Guerrilla Girls on Bias, Money, and Art)。
成立於 1985 年的「游擊女孩」,起初由 7 名女性藝術家組成,至今已有超過 60 名成員加入,她們以揭露和批判藝術界的性別與種族歧視聞名。團體透過海報、廣告看板與公共行動傳遞理念,其作品深受全球認可,已被 99 間國際博物館收藏,包括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巴黎龐畢度中心(Centre Georges-Pompidou)以及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等,此次展覽將展出多件海報作品,涵蓋她們的經典之作與全新創作。
藝文大事亮點 2:托瑪斯德曼巡迴展在北美館
德國觀念藝術家托瑪斯.德曼(Thomas Demand) 世界巡迴展在台北!《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即日起至 5 月 11 日開展,1964 年生於慕尼黑,活躍於柏林與洛杉磯,以大型攝影與影像作品聞名,帶領觀者探索歷史真相與記憶的界限。
此次展覽由知名獨立策展人道格拉斯.佛格(Douglas Fogle) 策劃,集結藝術家近 70 件大型攝影作品、壁紙裝置,以及 2 部動態影像,全方位展現德曼如何以影像解構現實、質疑影像文化的慣性與當代社會的認知悖論。
藝文大事亮點 3:《No Language》用身體感知展覽
觀展時,多數人習慣從作品簡介來解讀作品,但台北當代藝術館新年首展《No Language》則希望觀者專注於自身感覺來欣賞。《No Language》由黃彥穎擔任策展人,邀集 14 組臺灣中生代與新生代創作者,突破語言表達的束縛,透過視覺、觸覺與共同經驗的連結,帶領觀眾感受藝術純粹而直觀的力量,發掘日常生活中微小的不平凡。
藝術家將自身感知與觀察,化為多件藝術創作,比方陳萬仁《這不是一個幌子》擷取城市街道招牌使人眼花撩亂的印象,行人、腳踏車騎士在招牌間移動穿梭,反映當代社會資訊過載與視覺衝擊的現象;何彥諺《席地而坐》將腳底接觸的路面、木地板及球場地面材質轉化為壁面,邀請觀者以觸覺或其他感官,探索身體如何感知情感與記憶的痕跡。
藝文大事亮點 4:2025 台北燈節有高 13 米蛇型主燈
「2025 台北燈節」於 2 月 2 日至 16 日 在臺北西區盛大登場!今年以充滿能量的主題 「蛇來運轉」 為核心,燈節規劃 4 大展區,包括 主燈區、西門展區、中華路展區、北門展區,邀請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共同參與燈組創作,讓整座城市充滿繽紛光影與藝術氛圍。
主燈 「福蛇豆豆」 是燈節的最大亮點,高達 13 公尺,由塗鴉藝術家祁孟含設計,生動有趣的造型搭配靈動眼睛的特效表演,為主燈增添幽默與趣味,於中山堂前廣場展出。此外,燈節還特邀日本天團 GLAY 的主唱 TERU 參與燈組設計、另有跨界音樂旅人林強為燈組量身打造專屬音樂,注入獨特靈魂,將燈光與音樂完美結合,打造耳目一新的燈節體驗。
延伸閱讀:
Netflix 2025 韓國必看電影出爐!金泰梨為動畫獻聲、任時完化身酷帥殺手
專訪|地瓜熟了二手市集創辦人 Noki:「將二手寶物傳承延續生命,做到環保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