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戀愛的季節,讓人聯想到《人間四月天》這齣劇,該劇講述民初詩人徐志摩的愛情故事,其中兩位女性角色,張幼儀和陸小曼,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張幼儀代表著傳統女性的典範,面對徐志摩的背叛和要求離婚,她選擇了忍讓和妥協;而陸小曼則是現代女性的象徵,勇敢追隨自己的內心,無視外界的評價,挑戰當時對女性的束縛。
在今天的社會,女性依然面臨著傳統觀念與現代自我之間的掙扎,透過張幼儀和陸小曼的故事,我們不僅能看到她們在愛情中的選擇,也能對照自己,思考如何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平衡,學會為自己爭取、活出真正的自己。

張幼儀出生在保守的家庭,婚姻需遵循父母的安排,父母將她許配給徐志摩(圖:wikipedia)
張幼儀,從傳統框架中破繭而出
張幼儀出生在保守的家庭,當時不僅需要纏足,婚姻也需遵循父母的安排,所以當父母將她許配給徐志摩時,她沒有選擇權,只能欣然接受。徐志摩當時是個才子,風流倜儻、才華橫溢,對愛情的看法也與當時的傳統有所不同,他的浪漫與自由吸引了眾多女性,張幼儀也成了其中的一位,可惜的是徐志摩雖對她有過短暫愛意,但他心中的愛情從未真正只屬於她。
對於張幼儀來說,婚姻不僅僅是兩人之間的愛情,更是一份對家庭和責任的承諾。當徐志摩遠赴美國留學時,她選擇留在家鄉照顧公婆,履行著傳統妻子的角色,之後徐志摩背著她與林徽因的相戀,並在得知張幼儀懷孕時,逼迫她墮胎,無奈之下,張幼儀只能投靠自己的兄長,儘管如此,徐志摩最終仍然堅持要求離婚,讓她的婚姻徹底破裂。
想來,當時的張幼儀也許不懂得如何放手,不知道如何為自己而活,她的選擇就是默默承受,面對丈夫的背叛與惡言相向,她依然不曾想過離開,因為她認為那樣做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這段婚姻,都是那時代女性家庭的包袱。

離婚後的張幼儀人生如倒吃甘蔗般越來越順遂,不僅成了銀行家,還遇到愛她、珍惜她的蘇季之(圖:Pinterest)
好在,離婚後的張幼儀人生如倒吃甘蔗般越來越順遂,不僅成了銀行家,還遇到愛她、珍惜她的蘇季之,她曾表示:「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若不是離婚,我可能永遠都沒有辦法找到我自己,也沒有辦法成長。他使我得到解脫,變成另外一個人。」

徐志摩受朋友之託陪陸小曼參加社交活動,兩人卻發展成婚外情(圖:微博)
陸小曼,義無反顧活出自我
不同於在傳統家庭出生的張幼儀,陸小曼生長在一個相對開放的家庭,性格開朗,喜歡繪畫,也愛交朋友,總是充滿活力。婚前她經常參加各種活動,享受社交生活,但婚後,丈夫王賡無法滿足她的需求,總是忙於工作,無法陪她一起出門,於是請徐志摩陪伴陸小曼,兩人卻逐漸走得很近,甚至發展成婚外情。
對陸小曼來說,這段感情讓她覺得自己被理解,即使外界不看好,但感情也得到寄託的她,選擇義無反顧地愛下去。但,當她發現徐志摩並不是完全屬於她時,她並沒有像張幼儀那樣選擇默默忍受,而是選擇放手,展現出現代女性的強大與獨立,告訴我們女性不應該再將自己置於依賴和犧牲的位置,而是要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對陸小曼來說,這段感情讓她覺得自己被理解,即使外界不看好,也選擇義無反顧地愛下去(圖:微博)
時至今日,女性雖看似擁有了更多的選擇與主動權,但仍會被傳統社會框架所禁錮,我想無論是愛情還是婚姻,我們都應該擁有更多的自由與尊嚴,活出真正的自己,正如陸小曼所示,當愛情不再是唯一的依賴時,女性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去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與未來。(但道德感要顧,別破壞他人家庭啊~)
延伸閱讀:
曾經跌倒過才學會更愛自己!這 5 位從情傷中站起來的女星,都過得更好
相愛過,才能學會好好道別!演藝圈 5 對離婚不互撕「好聚好散」明星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