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兒童節不是孩子的專屬!長大的我們,內在小孩也該被寵愛

by Sally.H
兒童節愛你的內在小孩。(圖/Pexels)

每年 4 月 4 日,孩子們迎來專屬於他們的兒童節,這一天充滿歡笑、禮物與童趣活動。然而,當我們長大成人,被日常的壓力、責任與現實推著向前時,是否還記得,自己內心也住著一個需要呵護的小孩?

「內在小孩」(inner child)的概念在心理學中指的是我們童年時期的感受、經驗與記憶,它塑造了我們的情感世界,也影響著我們如何面對現在的自己。

當我們在忙碌的生活裡忽略內心深處的需求,甚至責備自己不夠成熟、不夠理性時,內在小孩可能會感到失落、焦慮或受傷。兒童節不只是孩子們的節日,也是一個提醒我們好好照顧自己、重新找回純真與快樂的機會。

兒童節愛你的內在小孩。(圖/Pexels)

兒童節愛你的內在小孩。(圖/Pexels)

 

你的內在小孩還好嗎?

也許你早已適應了大人的世界,學會壓抑情緒、扛起責任,對於童年的記憶也只剩零星片段。但你是否曾感到莫名的焦慮、不安全感或對某些情境特別敏感?這可能是內在小孩在試圖向你傳達訊息。

內在小孩受傷的表現可能包括:

過度討好:害怕被拒絕或被拋棄,總是迎合別人的期待。
自我懷疑:常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
逃避情緒:習慣忽視自己的感受,甚至對快樂感到不安。
難以放鬆:總是處於警戒狀態,不允許自己輕鬆享受當下。

如果這些狀況讓你有共鳴,或許是時候停下來,與內心的自己對話。

兒童節愛你的內在小孩。(圖/Pexels)

兒童節愛你的內在小孩。(圖/Pexels)

 

如何寵愛你的內在小孩?

我們常常對自己很吝嗇、很殘忍,認為要對自己苛刻才會進步。但事實是,當我們處在更有愛、更被信任、更客觀的環境時,或許才能不被羞愧感綁架,才能真正發揮潛力,做得更好。

兒童節不只是為孩子們準備禮物和活動,也是大人重新找回純真的好時機。以下幾種方法,讓我們試著在這一天(或任何時候)好好回頭看望那個留在童年的自己,學會擁抱愛惜你的內在小孩吧。

 

1. 允許自己玩樂,不必有目的

成長後,我們的生活充滿目標與計畫,做任何事似乎都必須有意義。但對孩子來說,玩耍就是最純粹的快樂。試著做一些你小時候喜歡的事,例如:

  • 逛一趟玩具店,買一樣自己童年時嚮往卻沒得到的東西。
  • 重看小時候最愛的卡通或童書。
  • 去遊樂園、動物園,或只是單純在公園裡盪鞦韆。
兒童節愛你的內在小孩。(圖/Pexels)

兒童節愛你的內在小孩。(圖/Pexels)

 

2. 用溫柔的話語對待自己

自我打擊,往往是因為我們不自覺地把自己當小孩在罵。我們可能內化了父母、師長或其他權威的聲音,習慣用苛刻的語氣批評自己。試著有意識地、誠實地去觀察這個內在對話:

  • 這件事為什麼會傷害我?
  • 這個傷害真的有必要嗎?
  • 這個傷害是我需要承擔的嗎?

當我們能以旁觀者的角度,而非內化的權威視角來審視這些批判,才能真正提升自我信任。給自己一點點慈愛,幫助內心這個充滿批判的部分學會自愛,這樣你們才能並肩同行。

 

3. 習慣表達與接納自己的感受

孩子們不會壓抑情緒,開心就笑、難過就哭,但我們長大後卻學會了壓抑。試著每天花點時間問自己:「我今天過得怎麼樣?」不論快樂或悲傷,都允許自己去感受。

如果有機會,也可以寫一封信給童年的自己,告訴那個小孩,他是被愛的、被看見的,一切都會變好。

兒童節愛你的內在小孩。(圖/Pexels)

兒童節愛你的內在小孩。(圖/Pexels)

 

4. 給自己一點無條件的關愛

我們常將自我價值建立在成就上,只有「做得好」才覺得自己值得被愛。但事實是,你不需要任何條件,就值得被愛。這一天,試著對自己好一點:

  • 買一份自己喜歡的甜點。
  • 提前下班,好好放鬆。
  • 給自己一個擁抱,感謝自己一路走來的努力。

 

5. 重新連結你的夢想與好奇心

童年時,我們總是充滿好奇與想像,但長大後,現實往往讓我們將這些夢想擱置。兒童節是一個提醒,讓我們重新連結內心的渴望:

  • 回想小時候的夢想,看看是否還有機會去實現。
  • 學習一項一直想學但沒機會嘗試的新技能。
  • 給自己一些空間,讓創意自由發揮,無論是畫畫、寫作,或只是發呆。
兒童節愛你的內在小孩。(圖/Pexels)

兒童節愛你的內在小孩。(圖/Pexels)

 

讓內在小孩成為你的力量

內在小孩不是脆弱的象徵,而是我們最真實的自己,擁有最純粹的快樂與創造力。當我們願意好好照顧它,學會愛自己、允許自己快樂,內心的力量也會變得更加穩固。

這個兒童節,不妨為內在小孩準備一份禮物,給自己一點溫柔與自由,讓生活中多一點童心、多一點純真。因為,不論年紀多大,我們都值得被好好愛護。

那麼,你今天好好寵愛你的內在小孩了嗎?

 

延伸閱讀:

人生不是考試,不用每題都對!想找回幸福,先嘗試「停止自我批評」

總覺得休息不夠?學會 Being Mode 精神整理,讓你的潛意識不再逼迫自己

享受 Me Time 電影療程!給女人的 4 部解憂系片單,在電影裡療癒沉浸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