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紀女性主義之母」吳爾芙曾遭兄長侵犯、以筆為刃創作《自己的房間》捍衛自由

by jjhkasAlice.P
「20 世紀女性主義之母」吳爾芙曾遭兄長侵犯、以筆為刃創作《自己的房間》捍衛自由(圖:Pinterest)

身處於 21 世紀的我們,習以為常的教育機會、投票權與言論自由,其實都是歷經一代代女性不懈爭取而來的成果。在那個女性話語權被壓抑、思想被規訓的年代,有一位女性以文字為力量,為性別平權開闢出思想的原野——她是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20 世紀現代主義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也被譽為女性主義文學的奠基者與思想先鋒。

在那個女性無法獨立發聲的年代,吳爾芙以筆為刃,為女性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空間與思考方式,她的著作《自己的房間》,不僅為女性爭取思想與創作的空間,也象徵著每個女性心中渴望自由的天地。

吳爾芙的著作《自己的房間》,不僅為女性爭取思想與創作的空間,也象徵著每個女性心中渴望自由的天地(圖:Pinterest)

吳爾芙的著作《自己的房間》,不僅為女性爭取思想與創作的空間,也象徵著每個女性心中渴望自由的天地(圖:Pinterest)

從家庭悲劇中走來的創作家

吳爾芙出生在英國倫敦的大家庭中,父親是著名的文學評論家,母親則活躍於文化圈,生長在文學氣質濃厚的環境中,使她自幼接觸大量文學與哲學作品,自 5 歲起就開始寫信、唸給父親聽,所以即使當時女性無法像男性一樣接受正規教育,父親仍為她安排家庭教師教育她,並鼓勵她成為作家。

吳爾芙的家庭由 6 個孩子組成,她有 2 位同母異父的兄姊(來自母親與前夫的達克沃斯家族)、1 位同父異母的姐姐蘿拉,以及 3 位與她同父同母的手足——姐姐瓦妮莎、哥哥索比與弟弟阿德里安。

她以筆為劍,書寫女性的掙扎、自我與自由,撐起一代女性主義文學的天幕(圖:Pinterest)

她以筆為劍,書寫女性的掙扎、自我與自由,撐起一代女性主義文學的天幕(圖:Pinterest)

令人悲傷的是,吳爾芙在童年與青春期時期,曾遭兩位同母異父的兄長性侵,這段創傷成了她一生精神困頓的來源,更雪上加霜的是,父母於她尚年幼時相繼過世,使她失去依靠,心理狀態從此變得更加脆弱。成年後的吳爾芙屢次因躁鬱症發作而住進療養院,精神狀況起伏不定,但她並未因此沉默,反而將內心的痛苦昇華為深刻而自由的文字,她以筆為劍,書寫女性的掙扎、自我與自由,撐起一代女性主義文學的天幕。

最終,在 1941 年的一個春日清晨,吳爾芙將石頭塞入大衣口袋,走進奧塞河,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告別信中寫道:「我感覺聲音又回來了,我無法再抗衡……我知道我們曾經度過快樂時光,但我不再能撐下去。」

她的文學,是啟蒙性別平權的一束光

吳爾芙作為 20 世紀現代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以打破傳統敘事形式、深入描寫人物內心世界的「意識流寫作」風格聞名,挑戰當時「以男性為中心」的敘事傳統。

她的創作常以女性主角為核心,描寫她們在日常瑣事中所經歷的情感流動與精神掙扎,並展現出女性在男性主導社會下被壓抑的聲音與身份。她筆下的女性角色她們複雜、多變、有慾望、懂得思考,不再只是母親、情人、妻子,特別是在《歐蘭多》(Orlando)中,她塑造一位跨越性別與時間的主角,不僅探索性別的流動性,也對「女性身份是什麼」提出顛覆性的提問。

在《歐蘭多》中,她塑造一位跨越性別與時間的主角,不僅探索性別的流動性,也對「女性身份是什麼」提出顛覆性的提問(圖:Pinterest)

在《歐蘭多》中,她塑造一位跨越性別與時間的主角,不僅探索性別的流動性,也對「女性身份是什麼」提出顛覆性的提問(圖:Pinterest)

書寫自己的房間,也書寫女性的未來

1929 年,吳爾芙出版的經典散文《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是她將個人經歷轉化為文字力量的最好證明,彼時她剛繼承姑姑的一筆遺產,這筆收入讓她得以脫離經濟依附的狀態,並以兼職撰寫報導、替人寫信、教孩子識字、唸書給貴婦聽等方式維生,並終於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與空間來思考與創作。

在作品中,吳爾芙以清醒且犀利的觀察,直指女性在歷史上長期被剝奪受教與創作的權利,她更寫下那句至今仍不斷被引用的名言:「一個女人如果要寫小說,她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房間與一些錢。」表面上說的是寫作條件,實際上卻直指女性實現自我與創作自由的根本條件,即是經濟自主權,以及屬於自己的精神空間,成了無數女性在思索自由與創造時的重要起點,並從中拾起勇氣。

此外,吳爾芙對性別、權力與創作自由的思索,更深深影響了第二波女性主義,包括法國作家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美國作家貝蒂·傅瑞丹(Betty Friedan),並延續至今日的性別平權運動,她讓世界看到女性的內在世界值得書寫,女性的聲音更值得被聽見。

吳爾芙對性別、權力與創作自由的思索,更深深影響了至今(圖:Pinterest)

吳爾芙對性別、權力與創作自由的思索,更深深影響了至今(圖:Pinterest)

吳爾芙離世已逾 80 年,但她的精神仍透過文字持續影響著當代。當我們談論性別平權、女性創作空間與心理健康時,仍不免回到她提出的核心命題,「女性能自由書寫、自由選擇、自由生存嗎?」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在女性仍需努力爭取平等待遇、擺脫社會角色壓力的當下,吳爾芙的作品與思想不只是歷史,更是一面鏡子,照見我們仍未完成的進程。

延伸閱讀:

「蜘蛛之母」路易絲布爾喬亞歷經母親早逝、被父親嘲諷,用藝術縫補童年

塩田千春是誰?她用紅線裝置震撼全球、以藝術救贖生命的日本當代藝術家

從花朵到骨骸,歐姬芙如何啟發草間彌生、留名世界藝術史?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