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隻身嫁到異鄉,開始在人生地不熟的國家生活,以為找到了下半輩子的避風港⋯⋯結果卻撲了個空⋯⋯。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 2023 年推出一支短篇紀錄片-單親媽遇見「信扶」揉出新人生,當時就引起討論,今年更是入圍2024台北金雕獎微電影展,也讓影片在YouTube觀看次數突破百萬。
從中國嫁到台灣 沒想到嫁了個「失望」
紀錄片主角是來自中國的張紅偉,30 年前為了解決家中的經濟困境,從中國河南遠嫁到台灣,心裡懷抱著改變命運的夢想,然而,婚後的生活並沒有她想像中順遂。當她接續生下兩個兒子後才發現,先生對工作態度消極,甚至對自己、對孩子也漠不關心,「既然嫁了,就忍一忍吧⋯⋯」張紅偉說。
紀錄片開頭,張紅偉娓娓道出,她對丈夫徹底失望的那一天⋯⋯還記得當時才 8 歲的小兒子腹部痛到整個人都沒了血色,先生竟然只是看一眼就說:「真的有那麼痛?裝的吧?」隨後轉頭就走。後來母子倆上了救護車,孩子第一句話就是「媽媽⋯這個爸爸我不要了 ⋯。」才讓張紅偉決定離婚。帶著兩個年幼的兒子被夫家趕出門後,她告訴孩子們:「我們不偷不搶、要有骨氣,媽媽一定會靠這雙手撥雲見日…。」
冒險打工遭檢舉 孩子撿起路邊的飲料罐喝⋯
為了擺脫困境,當時在台灣還沒有取得身分證的張紅偉,決定冒險去打工,但不幸的是,她只工作了三天就被檢舉,最終面臨遣返的命運。再度入台後,她開始跟隨同樣是新住民的姪女學做客家麻糬、紅豆湯,每天早上 4、5 點就開始準備,推著小攤子到市場賣。張紅偉說:「我當時不敢叫賣、看到人多就躲起來。」因為麻糬也不能久放,沒賺到錢還得報廢一堆食物。
有天,張紅偉推著攤車回家,鄰居見到她說:「妳的孩子看到別人丟掉的飲料瓶,自己拿起來喝 ⋯。」張紅偉聽了心如刀割,無法接受自己居然無力滿足孩子最基本的需求,加上當時姪女也看不下去,便對她說:「不是要賺錢嗎?要賺錢的人怎麼能拉不下臉?」這也讓張紅偉反思,決心改變自己,走進人群,把麻糬剪成小小的,積極請客人試吃,生意才逐漸有了起色。
「從一開始一天只能賣幾百塊,到後來有固定客人每週都來買,真的很有成就感!」張紅偉每天早上送大兒子上學後,就揹著小兒子到市場叫賣,下午再回家備料。為了做出好吃的麻糬,她經常將手指揉得紅腫變形也不喊痛。雖然日子辛苦,但每天能夠賺到現金的踏實感,讓她感到無比安心。
媽媽一夕間倒下 讓兒子期望「趕快長大」
張紅偉的小兒子阿喜憶起媽媽一路走來的辛苦,他語帶哽咽地說:「小時候在上學之前,媽媽就已經出門了,放學後回家直到睡覺,媽媽還在工作⋯⋯小時候力氣也不大,搬麻糬或是其他很重的鍋子等等,也都做不了。」
「小時候希望趕快長大,可以幫媽媽搬那些東西⋯⋯」
—小兒子 阿喜
張紅偉還曾在家裡備料時突然倒下,嚇壞了兩個兒子。被送到醫院後需要動手術,「那時候牽著媽媽的手,要媽媽堅持住,等我們長大要照顧妳⋯」小兒子阿喜說到這,已經淚流滿面。還好幸運之神還是眷顧辛苦人,張紅偉手術後身體好轉,她便繼續做生意,大兒子阿國也為了減輕媽媽的負擔,早早就半工半讀、貼補家用。
「小孩子慢慢大了,學費更貴了,房租、店租、水電等加一加,一個月要 5、6 萬⋯⋯。」於是,張紅偉透過社會局轉介到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的「信扶專案」脫貧輔導服務獲得了創業資金,並接受顧問的創業輔導。她回憶起有一次來台北辦事,結束後顧問開車載她到處試吃,出錢出力,讓她感恩地說:「電話費、房租可以遲繳,但信扶的還款絕對不能怠慢。」
除了「信扶專案」的顧問,身邊的姊妹淘、左鄰右舍也是她的「貴人」。有次一位饕客朋友提到很想念河南美食──扯麵,一問之下才知道那正是張紅偉的家鄉味。為了滿足朋友的心願,她決定自製麵條,特地煮扯麵招待朋友。因為口味好吃又有特色,朋友鼓勵她賣扯麵,與顧問討論後,她從 2018 年底開始賣起扯麵,光是麵類的月營收就能突破 6 位數。
疫情成困境 靠貴人相助出現轉機
2020 年 COVID-19 疫情爆發後,店內生意瞬間掉了 7 成,張紅偉主動聯繫專案顧問討論對策,決定改販售冷凍水餃度過難關。「許多顧客聽說我要賣水餃,一次就是兩、三百顆地訂」,張紅偉想起那陣子雖然每天擀麵糰、包水餃累到不行,但她內心卻十分踏實,也感恩貴人的幫助。
隨著販售商品的多元化,張紅偉的家庭財務逐漸穩定,終於實現了當初創業的心願──買間房子,讓一家人住得更安穩。當初因為同情母子三人而前來捧場的左右鄰居,現在都是她的老顧客,大伙還幫忙外送、招呼客人。她笑著說:「我這店賣的不只是河南的家鄉味,還有台灣濃濃的人情味,這才是客人上門的秘訣。」
現在大兒子阿國已經辭掉工作回家幫忙好幾年了,小兒子則為了減輕家計報考警專,也如願考取警察,張紅偉說,阿喜從正式服務到現在,每個月都會把2/3的薪水拿回家,叮囑媽媽好好照顧自己。
如今,一家人能夠一起逛大賣場,偶爾吃一份小火鍋,這看似普通而平凡的生活,卻是母子三人花了 20 年才擁有的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