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人生志業是用文字說故事,那 MAMBOW 創辦人兼主廚 Abby Lee 的人生志業,就是從家鄉味找回自己,再將其發揚光大。出生在新加坡、生長在馬來西亞的 Abby Lee,14 歲留學英國愛上炸魚薯條,直到 COVID-19 回家、走過乳癌化療,才發覺是家鄉味療癒了自己,進而從家傳食譜出發,以大膽而開放的方式,重新定義東南亞美食在西方的樣貌,進而在倫敦餐飲界引發熱議。

MAMBOW 創辦人兼主廚 Abby Lee 的人生志業,就是從家鄉味找回自己,再將其發揚光大(圖:IG@mambow_ldn)
家中經營麵包店,從小浸潤在烘焙香裡頭
Abby Lee 出生於新加坡,在馬來西亞長大,由於家裡經營麵包店,她的童年不是在遊樂場奔跑,而是在烘焙香氣中度過,酵母的氣味、烤箱的熱度、蛋糕奶油的甜膩,這些都是她成長過程中的日常。
「我小時候就會站在小凳子上,幫忙裝飾胡蘿蔔蛋糕,」她笑著回憶,從第一次切酸種麵包、第一次塗抹蛋糕奶油,都成了她記憶中的風景,而這些日複一日的小練習,也讓她早早學會用雙手與世界對話,著迷於烘焙所帶來的安心感與溫暖,當時甚至不想上學,天天吵著要回麵包店。
然而,成長總不免面對變動與挑戰。14 歲那年,Abby Lee 獨自前往英國求學,對於未知抱有期待、自由的她,卻遇上文化阻礙,為了融入當地生活,她漸漸不再接觸馬來西亞料理,改以炸魚薯條、英式三明治填補心中那段文化與情感的缺口,「離開家後,我忘記了家鄉的食物,我只想融入倫敦。」

為了融入當地生活,她漸漸不再接觸馬來西亞料理(圖:IG@mambow_ldn)
從經濟系跨足藍帶廚房
大學時期,Abby Lee 進入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攻讀經濟系,面對數據分析與邏輯效益等課程,讓她興趣缺缺。於是,她開始嘗試為朋友下廚,選擇了重視食材、可憑直覺料理的義大利菜,在烹飪的過程中,她找到了對美食的熱情,用餐規模也從迷你的晚餐聚會,逐漸跨大至來家宴,甚至演變私人晚宴俱樂部,看著他人吃得心滿意足的模樣,Abby Lee 知道自己該走向餐飲之路。
之後,她進入 Le Cordon Bleu 藍帶廚藝學院學習,並遠赴義大利拜師學藝,在米其林星級餐廳中淬鍊技藝,「一開始要習慣那樣的工作模式真的很難,但長時間的高壓工作讓我變得堅強且有紀律。不過也讓我意識到米其林料理更像藝術,有時讓我覺得它離『吃得開心』有段距離,最後我只想做美味的料理,不想再去管那些看起來像橄欖、咬下卻不是的分子料理了。」她便回到倫敦創立餐廳 Mambow,殊不知僅僅四週後 COVID-19 突然來襲,一切彷彿按下暫停鍵,她被迫關店,回到故鄉馬來西亞。

創立餐廳 Mambow,殊不知僅僅四週後 COVID-19 突然來襲,只能歇業(圖:IG@mambow_ldn)
回到故鄉,吃了家傳菜才知最療癒
因為疫情導致餐廳歇業,Abby Lee 回到家鄉,開始向阿姨、奶奶學習家族食譜,才發現那些她從小吃卻從未真正學過的味道,是如此吸引著她,「我才發現自己完全不會煮家鄉菜,讓我有點羞愧,卻也升起了一種使命感。」她開始陪著阿姨、奶奶逛市場、進廚房,紀錄下傳統食譜與家常菜的步驟。
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四個月,Abby Lee 重新思索自己,在餐與餐之間得到了療癒,進而欣然擁抱那個曾在異國文化中迷失的自己,她決定運用自己的廚藝技巧,以現代且創意的方式,詮釋屬於自己的家鄉味。

Abby Lee 回到家鄉,開始向阿姨、奶奶學習家族食譜(圖:IG@mambow_ldn)
Mambow 重新開業!傳遞馬來西亞料理的好滋味
懷揣的不安的心,Abby Lee 回到了倫敦,於 Peckham 開設了餐廳 Mambow,以馬來西亞家常料理為主軸,從娘惹風味到小吃熟食,無一不是對文化的致敬,「我在倫敦舉辦快閃餐會(pop-up)來了解英國人喜歡什麼口味,這些活動幫助我調整菜色以貼近當地人的味蕾。」2023 年她則將 Mambow 遷至東倫敦的 Clapton,新空間讓她得以重新打造氣氛與節奏,從音樂到室內設計,都蘊含 Abby 的品味。餐廳不大,卻一座難求。
然而,人生的風浪總不請自來,在遷店不久後 Abby Lee 發現乳房有異,最終確診罹患乳癌,她積極的手術、化療、放療、冷凍卵子,經歷了所有治療階段,卻人心心念念的餐廳營運,直到到身體無法再支撐,「我一度完全失去味覺,甚至連站立都困難,但這過程也讓我更懂得尊重自己的身體,學會不再逞強」她語氣堅定地說。

在遷店不久後 Abby Lee 發現乳房有異,最終確診罹患乳癌(圖:IG@mambow_ldn)
如今,雖然 Abby Lee 已完成治療,她選擇讓自己走得慢一些。「過去我以為自己是機器,什麼都能扛,」她坦言,「但現在我知道,要學會讓身體說話。」這段康復的旅程,讓她暫時退居幕後,將更多心力放在修復與照顧自己的身心狀態。
然而,她的味覺記憶、家族手抄的食譜,以及那段回鄉學藝的堅持,早已深深烙印在每一道菜餚中。即使她不在前線掌廚,Mambow 團隊依然延續著她的料理語言,將這份來自馬來西亞的靈魂風味,細膩地傳遞給每一位走進餐廳的食客,將家鄉味帶入西方世界。
【全球百位女廚】系列,旨在於展現了女性廚師在世界餐飲界中所展現的卓越才能與獨特風采。從米其林星級餐廳到街頭小吃攤,女廚們在各自的領域內開拓創新,打破傳統性別框架,為餐飲業帶來多樣性與活力。
透過專訪與整理報導,iLady 主編 Alice 將帶領大家深入了解她們如何運用食材傳遞文化、愛與堅持,並藉此塑造出屬於自己的烹飪哲學,這不僅是一個展現廚藝的旅程,更是一個關於勇氣、創意和女性力量的故事。
延伸閱讀:
全球百位女廚 24|慢食運動之母 Alice Waters 用食材推動「農場到餐桌」革命
全球百位女廚 23|Anne-Sophie Pic 面對父親過世、餐廳掉星,如何帶領家業東山再起?
全球百位女廚 22|中東最強主廚 Yasmina Hayek 把廚房當實驗室,讓黎巴嫩料理驚艷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