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百業 30|影視美術指導文璟的一天:「我們服務劇本,而不是個人審美」

by Sally.H
專訪影視美術指導羅文璟。(圖/羅文璟 提供)

在光影交錯的電影世界裡,美術指導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他們負責構築電影的視覺語言,將故事的氛圍、角色的情感與導演的意圖轉化為具體的場景與設計。

資深影視美術指導羅文璟,從廣告、MV、影集一路走來,如今活躍於戲劇電影領域,參與過《我們與惡的距離》、《人選之人—造浪者》等知名作品。這次,她與我們分享了這份職業的日常、挑戰與心得,並談及她的生活樣貌與對新手的建議。

專訪影視美術指導羅文璟。(圖/羅文璟 提供)

專訪影視美術指導羅文璟。(圖/羅文璟 提供)

 

美術指導的工作內容:從前置籌備到現場執行

作為資深美術指導,羅文璟現在團隊有執行美術和多位美術助理,工作從劇本分析開始。「我的位置要整合助理給我的資料過濾、篩選、提案,我也會負責說明陳設風格、說服導演,讓攝影知道有哪些重點可以讓畫面帶到。」

在開拍前,她也會與導演、製片、攝影、美術和妝髮造型團隊緊密合作,「前期會參與很多跟導演製片的劇本會議,然後大量美術跟攝影會議,消化完劇本題參考跟定調。」接著,美術組會制定「色彩腳本計畫」,例如《人選之人》的政治視覺設計,從造勢舞台的 LED 螢幕到造勢會周邊,都需要精準傳遞訊息。

美術指導羅文璟曾以《人選之人—造浪者》入圍金鐘獎。(圖/FB@wavemakers.official)

美術指導羅文璟曾以《人選之人—造浪者》入圍金鐘獎。(圖/FB@wavemakers.official)

美術指導羅文璟曾以《我們與惡的距離》入圍金鐘獎美術設計。(圖/FB@wavemakers.official)

美術指導羅文璟曾以《我們與惡的距離》入圍金鐘獎美術設計。(圖/FB@theworldbetweenus2019)

當影像進入拍攝階段,美術組在現場工作更加繁忙,得從場景搭建、道具準備到應對突發狀況。有時遇到導演說東西不夠大、演員不小心踢破道具,美術組就得趕緊解決。

羅文璟笑說:「有時候覺得美術組其實就像客服人員一樣。」美術組遇到的繁瑣事務很多,從構思、製作到狀況應對,每次拍攝都是新的挑戰。

「像之前常接的是類型片,打鬥戲要準備很多套道具,械鬥就要準備多一點木棍鐵棍或是酒瓶(糖玻璃),我的現場美術會跟副導對每天的道具,有關預算問題都會要核對。」

 

美術指導 aka 媽媽的劇組生活

除了工作,身為單親媽媽的羅文璟,生活與育兒密不可分。她平時進組拍攝,時間許可都會親自接送兒子上下課,「雖然有爸媽當後援,但我沒請過保母,都是自己帶小孩,偶爾想休息才會請前夫幫忙。」

她笑說,兒子還小的時候,她都會帶著孩子到劇組工作,「他是劇組長大的孩子。」羅文璟笑說,遇到劇組需要,兒子甚至有時成為「活體道具」,也會幫忙她畫小朋友風格的繪圖或捏陶,化身她的小小美術助理。

羅文璟提到,她在兒子一歲多就提供無毒化筆跟紙作畫,從不刻意限制孩子的創作,後來到畫室上課、愛上陶藝,讓她發現「藝術能讓躁動的孩子沉靜下來」。在她的影響下,孩子對美術產生興趣,母子倆更在影像與現實之間變化出獨一無二的生活調色。

專訪影視美術指導羅文璟。(圖/羅文璟 提供)

專訪影視美術指導羅文璟。(圖/羅文璟 提供)

 

入行之路:從插畫、廣告到影像美術的世界

問到她怎麼會想做拍片美術?羅文璟說起,自己從小學畫,小時候爸爸在民生社區開錄影帶店,她懵懵懂懂跟著認識很多法國電影,長大一點她開始看黑澤明、買電影雜誌,從小就對影像工作充滿好奇。

然而,文璟最初的職業生涯並未直接從影視美術開始,而是在廣告領域累積經驗,「那時候我也剛好碰到類比跨數位的年代,公司固定會買國外 DVD、大家都要吸收這些資訊,每天看這些、整理影音跟設計雜誌,我發現這裡比學校(美工科)教的好玩多了!」

專訪影視美術指導羅文璟。(圖/羅文璟 提供)

專訪影視美術指導羅文璟。(圖/羅文璟 提供)

早期,她偶爾接觸 MV、美術插畫,曾為金飾品牌設計插畫,也參與過手繪風格的唱片設計。然而,對畫畫的熱愛讓她在影像創作中找到發揮的機會。

她先從廣告公司進入影視領域,透過接觸不同類型的影像作品,逐漸發展出對影像美術的獨特感知。「一開始是朋友介紹,說劇組想找會畫畫的人,結果我就開啟了另一個人生。」她笑著回憶。從偶像劇、美術助理做起,直到正式成為影集與電影的美術指導,她深知這份工作的挑戰與樂趣。

 

美術指導:我們服務劇本,而不是個人審美

「我常跟製片說『看不見的是最貴的。』光是接燈、接電這些東西,這些工的背後花多少心力,很少人知道。」

有時候,他們需要根據不同劇本進行背景知識的取材,文璟曾經因此研究心理學、探訪兒童虐待案例,只為了更真實地還原受害者的生活環境。她說,拍片的美術設計不僅是創意的展現,更需要對故事細節的敏銳觀察。

文璟認為,美術不只是裝飾,更是角色世界觀的延伸。「以前遇到導演意見相左,我會很強硬地堅持自己的想法。」但現在遇到困難,她學會以開放的態度與團隊溝通。

拍片就是做中學,就像解任務,遇到狀況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很多技能學校不會教,必須在實戰中學習,比如材質運用、道具製作,甚至是如何與導演溝通,這些都需要時間磨練。」

「現在的我會問他為什麼不喜歡?是不符合角色、還是不符合整體風格?這樣才能精準調整。因為我們的目標是服務劇本,而不是個人審美。

專訪影視美術指導羅文璟。(圖/羅文璟 提供)

專訪影視美術指導羅文璟。(圖/羅文璟 提供)

 

美術設計的挑戰:故事與現實的結合

美術指導最重要的是對材質的理解,這都需要靠生活經驗累積。」拍片劇組美術的工作不只是「擺設」,更涉及材料、技術與細節考量。

以《我們與惡的距離》為例,該劇的視覺資訊量極大,包括新聞台場景、病患復健環境等。「療養院、精神疾病康復者的空間,我們沒有直接用現成素材,而是和助理親手畫小卡片、治療作品,家居佈置的掛畫也都是自己畫的。」

文璟說,還有像拍攝動作片時,道具的選擇至關重要。「例如拍武打戲,演員用的木棍、鐵棍,其實是用軟泡棉做成的,再上漆營造生鏽質感。」此外,拍片常見的血漿成分調製也十分講究,像是會用在演員身上的血漿,通常使用食用色素與琵琶膏。

他們也拍過一個火災後的場景,不只是做燒焦效果,還要考慮滅火後的環境變化,甚至植物蔓延的細節,「這些都需要與質感師合作,他們會做像是水痕、腐爛的木頭,或是壁癌和青苔,透過化學材料來呈現。」

專訪影視美術指導羅文璟。(圖/羅文璟 提供)

專訪影視美術指導羅文璟。(圖/羅文璟 提供)

 

如何入行?美術組工作收入與穩定性

「剛入行時,美術助理的薪資約在兩萬八到三萬之間,隨著資歷提升,執行美術的薪資可達七至八萬。但這是一份接案型的工作、沒有勞健保和年終獎金,也可能案源不穩定,因此需要有足夠的彈性與適應力。」

如同其他劇組工作人員,目前拍片業主要透過人脈與實習機會來找人才。因此文璟建議,新手可以從大學時期就積極參與相關實習,或透過學長姐介紹進劇組。「這行沒有固定的應徵方式,更多是靠作品與經驗累積。

此外,她也觀察到近年來 AI 在影視美術的應用越來越普及。「我現在也會用 AI 當作提案靈感的助理,幫助團隊更快地建立視覺方向。」她認為,科技的進步讓美術設計有更多可能性,也讓創作者能夠更專注於敘事本身。

 

美術指導的職業病、給新手的建議

拍片的美術組會有職業病嗎?「出門常常到處摸!」文璟笑說,她不只出國會到處摸人家牆上的質感,逛街時還經常這裡戳那裡摸。「所以我助理常常說我手賤。(笑)」

此外,對於想進入電影美術領域的年輕人,文璟強調,美術專業需要不斷學習,「最重要的是熱忱與求知慾,這不只是工具性的工作,而是一場長期的探索與成長。

文璟提到,拍片是所有人的共同作品,因此她的工作不完全是做創作,十多年來也曾在人與人合作中感受挫折,「有時候會覺得偏離做美術的軌道,或是在會議馬拉松的時候有點迷茫。」但她持續在這條路上學習、探索樂趣和可能性。

專訪影視美術指導羅文璟。(圖/羅文璟 提供)

專訪影視美術指導羅文璟。(圖/羅文璟 提供)

 

用美術構築故事,讓畫面說話

聊到未來,文璟興奮地說:「我一直還想拍妖怪片!」她認為,影視美術的工作,不只是擺設場景,而是幫助觀眾進入一個世界。電影美術的價值在於創造有層次的視覺敘事,讓觀眾在畫面中感受到角色的情緒與故事的深度。

最近,她拍片工作之餘也做跟美術有關的事,像是花藝、活動佈置或繪本故事書,她也和樂團、服裝設計領域的朋友一起企劃藝文活動,在城市各個角落或百貨公司進行藝術裝置的快閃。

在電影與影集的幕後,文璟的創作旅程仍在持續,她用視覺語言訴說故事,也在生活中不斷尋找新的靈感。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吵年獸(@freakoutbeast)分享的貼文

 

你想活出什麼樣的人生?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我們通過工作換得薪酬和成就感,從事不同職業的人都有他不同的生活樣貌,從而刻畫出他獨一無二的人生軌跡。

 

平時忙著過好自己的人生,我們不見得有機會認識每一種工作的內容,因此 iLady 想以「各行各業的一天」帶大家在每篇專訪中認識一個人和一種職業。藉由欣賞另一個人的成長故事,為我們的生命拓展更豐富的視野。

延伸閱讀:

專訪|15年從街頭到國際舞台!台灣馬戲 FOCASA 團長林智偉的 100 次勇敢

她。百業(28)婚禮佈置師家伃的一天,以花藝與空間設計譜寫愛的樂章

她。百業(27)美國居家托育老師 Jodie 的一天:在異鄉經營 Day Care 的全方位挑戰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