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照議題日益受到關注的今日,居家服務員(以下簡稱居服員)成為許多家庭不可或缺的支柱。他們穿梭在街巷,提供老人、病患日常所需的協助,卻也常常被忽視。
在這份專訪中,我們將透過佳佳的故事,認識她所從事的這份工作、心路歷程,以及對長照產業的深刻見解。
長照居服員在做什麼?
居服員的工作內容多樣,從陪伴、代購、備餐、家務協助、沐浴等日常照護,到身體復健甚至情緒支持,無所不包。
佳佳強調,工作中最核心的理念是「協助」,而非取代:「幫他們洗澡不是讓他們完全不動,而是幫助他們活動、復健,像教小孩一樣。」她相信,讓個案保持一定程度的自主,對於身心健康都有益處。
那平時如何決定接什麼案子呢?佳佳說,通常長照公司接的是衛福部長照專區 1966 專線的案子,會由照顧專員(督導)派案,根據個案狀況、家屬需求和居服員的時間調配來接案。

專訪長照居服員佳佳。(圖/佳佳 提供)
居服員的一天:接案路線的緊密安排
佳佳說,她的一天從清晨一杯咖啡開始,依照案家需求,每個案子的時間安排也各異。此外,她也要考慮上一個案家與下一個案家之間的交通距離,「某種程度有點像外送員,我們看手機訊息、看速度搶案子,然後安排自己的路線跟時間。」
因為案子有分輕鬆困難,她通常會交錯安排在一天,幫自己做壓力平衡。她驕傲笑說,自己過去在餐飲工作多年,所以手腳迅速俐落,應對進退也十分機敏,「我能在 20 分鐘內煮好三道菜,而且還游刃有餘。」
但為了趕時間,她常常整天只喝一杯咖啡,到晚上六、七點下班才進食。「曾經遇過案主看到我沒吃早餐,還特地幫我準備,讓我覺得很溫暖。我想這份工作價值就是陌生人的溫暖,我也希望可以給別人這樣的感受。」

居服員佳佳在案家備餐,20 分鐘內完成三道菜。(圖/佳佳 提供)
居服員工作的挑戰:環境與人性的考驗
「我們不只是居服員,有時還要當心理師、社工,甚至是護理師。」佳佳坦言,面對失智、帕金森等病患的突發狀況,以及個案家屬的情緒壓力,往往比身體疲勞更令人筋疲力竭。
然而,佳佳並未因此卻步,反而從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就感。「我有個案主,剛開始對我很惡劣,但後來我自己做功課,陪她復健,最後她願意牽著我的手走路,這種被接納的感覺,真的很感動。」
此外,她也曾接過環境困難的案家,「這個案主自己住在一個很破舊也很狹小的空間,樓層其他鄰居都是男性,所以當你走進房子會感受到很多視線的壓力。所以我覺得女生做這行也要學會量力而為、保護好自己。」

專訪長照居服員佳佳。(圖/佳佳 提供)
居服員的真實心聲:我們不是幫傭
佳佳提到,政府長照補助到現在已經十幾年了,但現在仍有許多家屬不會向外求助,「還是有很多人都不會用,大家都不知道要去哪裡申請。也有人是因為,他不想要外人進家裡,或說長輩不想要。」
她感慨,「很多人會說養兒防老,但養小孩會大,他會漸漸有意識的自己去處理很多事情。可是老人不會,你照顧他也只會慢慢退化,你的信心會一直被擊垮。所以我們常發現不只個案很多都是憂鬱的,個案家屬很多也都被壓垮。」
說到這,佳佳話鋒一轉說:「但這一行最難的不是體力累,是心累。是外界對我們的誤解。」有時候,她會遇到路上的異樣眼光,「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覺得我們是低階工作,或者覺得我們只是幫傭。」
有時候,她會遇到很多刁難或「順便」的要求,但佳佳強調:「我們不是服務,是協助,這是彼此選擇的公平關係。」

專訪長照居服員佳佳。(圖/佳佳 提供)
職業傷害:身體和情緒壓力
「我們這一行,最容易出現的職業病就是腰傷,特別是剛入行時核心不夠強。」
佳佳分享,曾有前輩因為長期負重,導致腰椎受損,卻因為害怕失去案子而不敢請假。「居服員如果是一開始或是以前的前輩很奴,都會忍到生病。他們有時候遇到情勒就會容易做太多,怕失去案子。」
「剛入行一定會覺得心很累,因為解決問題前要先解決情緒。」佳佳建議新手,要學會排解心理壓力,並懂得向外求助。「我常告訴新手,遇到情緒勒索要有界線,不要逞強。」
居服員的收入:時薪或接案方式
談到薪資,佳佳坦言,居服員依照合作的公司,分為接案抽成、時薪這兩種計算方式。「接案沒有最低工資,看自己付出的能力、付出會有同等報酬,不要挑案子就會薪水很高。」
她也指出,居服員的收入與時間安排息息相關。「我曾經一天最高接過七個案子,時間排很滿很緊,相對收入也會高。」
但佳佳也分享,「做這行年紀真的不是問題,心態才重要。」她遇過認識年紀大的居服員,因為不想跟社會脫節而工作,「我們工作時間相對彈性,有的人可能睡飽吃飽,下午再出來上班,一個月就領一萬多塊,也會有像這樣的居服員。」

專訪長照居服員佳佳。(圖/佳佳 提供)
入行的契機:成為照顧者的喘息
「人家問過我為什麼要踏入這行,我都說想賺錢,但也是因為以前經歷太多了。可能我也想幫助照顧者得到喘息的機會,只要居服員進場,他就有時間去做想做的事情。」
她談及自己照顧癌末媽媽的歷程,當時她獨自扛下醫藥費跟照顧重責,歷經長期的體力與精神折磨,短短三個月瘦了十公斤。
「那時候,媽媽心跳停止,旁邊的人都在哭,但我哭不出來,只想到還有多少事要處理、多少錢要花,真的沒時間哭。」
佳佳回憶那段沈重時期,坦言醫院當時孤立無援的她,反而是看護和護理師成為了她的精神支柱。「我才 20 出頭歲什麼都不懂,是護理師教我換尿片、旁邊病床的看護告訴我很多資源。」這段經歷也讓她開始思考:或許自己也能成為別人的幫助。
從小扛起養家重責、過去的婚姻家庭工作兩頭燒,佳佳笑說她做過很多工作也當過老闆,因緣際會踏進這一行似乎並非偶然,而是人生歷練的積累。

專訪長照居服員佳佳。(圖/佳佳 提供)
未來規劃:溫暖給予、享受生活
現在孩子都大了也擁有自己的房子,對佳佳來說,居服員的工作不僅是職業,更是一種能讓她好好享受生活的支撐。「現在工作是為了支持我的興趣。」
過去,佳佳曾和朋友一起比三鐵,也曾在歐洲進行為期二十天的環山健行,還有像是登山、騎腳踏車,都是她的充電方式。「生離死別看多了,體會到人生苦短。以前工作是為了賺錢,現在則是想做自己喜歡的事。」
長照現場,被忽視許久的珍貴職業
居服員,一份被忽視卻極具意義的職業,透過佳佳的故事,我們看見她背後溫暖、堅韌且富有生命力的靈魂。
在這份工作中,佳佳不僅為個案提供了身體上的協助,更在情感上成為他們的陪伴者。或許,正如她所說:「人需要溫度,這一行最溫暖的,是陌生人的善意。」
居服員,或許不是耀眼的職業,但卻是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佳佳用自己的經歷,讓我們看到長照現場的現實與美好,也讓我們更懂得珍惜這些默默付出的守護者們。

專訪長照居服員佳佳。(圖/佳佳 提供)
你想活出什麼樣的人生?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我們通過工作換得薪酬和成就感,從事不同職業的人都有他不同的生活樣貌,從而刻畫出他獨一無二的人生軌跡。
平時忙著過好自己的人生,我們不見得有機會認識每一種工作的內容,因此 iLady 想以「各行各業的一天」帶大家在每篇專訪中認識一個人和一種職業。藉由欣賞另一個人的成長故事,為我們的生命拓展更豐富的視野。
延伸閱讀:
她。百業(31)諮商心理師榕炘的一天:「助人同時獲得成長,也療癒了自己」
她。百業(30)影視美術指導文璟的一天:「我們服務劇本,而不是個人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