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責怪父母,才能得到真正的療癒嗎?心理諮商師告訴我:請先抱抱過去的妳

by Sally.H
心理諮商師告訴我:請先抱抱過去的妳。(圖片來源:Instagram@yoanaloves)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抗拒父母而感到自責的心情?《三字經》裡說「子不言父之過」,當小孩談論自己的父母,似乎成為某種程度上的罪惡,可能是別人覺得不孝,或自己可能也會無意識地幻想:他會不會因為這句話而感到受傷、覺得被背叛;或是我們反覆不斷地責怪自己做得不好、很軟弱,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愛他們⋯?——也許我們要先談論的,是自己的心。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

回顧一次心理諮商的經驗,我曾因為媽媽傳訊息問:「過節了怎麼還不回家?」而緊急約了我的心理諮商師聊聊。

不知道為什麼,只是平凡的幾個字,卻讓我焦慮到喘不上氣,甚至身體顫抖⋯。

「當時發生了什麼事,讓你有這樣的感受呢?」當時心理諮商師陪我梳理了情緒來源,也帶著我看看留在心中的那一個童年的自己。

我才發現,原來小時候的不安、委屈或憤怒全部都還留在身體裡。就算那些發生的細節已經模糊,但情緒竟然還是很清晰濃烈的存在心裡某一角。原來,那些事情從來沒有被放下,我內心小孩的傷一直沒有被好好治癒。

心理諮商師告訴我:請先抱抱過去的妳。(圖片來源:Instagram@soojunglim_)

我們必須責怪父母,才能得到真正的療癒嗎?(圖片來源:Instagram@soojunglim_)

 

 

心理諮商師:請抱抱過去的妳

沒有關係的。可以先停下你心裡批評自己的聲音。」隨著諮商到了尾聲,諮商師也笑說,其實自己也是在學心理之後,才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慢慢調適母女關係,所以推薦我「記得有空好好抱抱過去的你。告訴她,現在的你很好。

通過這次的諮商過程,我發現,很多時候,當我們回想童年,都是通過看著別人感受心中的失落和委屈,但很少去好好回顧當時的自己。

然而,這些往往是過去的傷痛和未被解決的情緒,在提醒我們需要更多的自我關懷和療癒。而擁抱並與這些情緒和解,是一個重要且值得花時間去做的過程。

心理諮商師告訴我:請先抱抱過去的妳。(圖片來源:Instagram@yoanaloves)

心理諮商師告訴我:請先抱抱過去的妳。(圖片來源:Instagram@yoanaloves)

 

有這些感受是沒關係的

首先,我們需要允許自己感受到這些情緒,而不是壓抑它們。失落和委屈是真實的感受,代表著我們在某個時刻沒有得到所需的愛、關注或理解。接納這些情緒,不去批判或否認它們,是第一步。可以試著對自己說:「我承認我有這樣的感受,這是可以被理解的。

覺察這些情緒之後,請對自己展現同理心,像對待一位受傷的朋友一樣,去傾聽和安慰自己。這意味著了解你的感受,並告訴自己這些感受是合理的。例如,如果你感到委屈,可以對自己說:「我知道那段時間很艱難,你當時真的很需要關心和支持。

 

你可以照顧過去的自己

接著,試試看回想那些讓你感到失落和委屈的童年經歷,問問自己:「這些感覺是從哪裡來的?有什麼特定的事件或情況讓我感到這樣?」深入探索這些情緒的根源,有助於更清楚地了解它們為何會存在。

你也可以閉上眼睛,想像你在與小時候的自己對話,向她表達你的愛和支持,告訴她:「我現在在這裡,我會照顧你。」幫助我們修復童年時期未得到滿足的情感需求。

通過接納情緒、理解過去、並尋求支持,我們可以慢慢釋放那些失落和委屈的感受,從而過上更豐盛和滿足的生活。記得,這個過程不需要急於求成,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療癒和成長。

現在的你,可以照顧過去的自己。(圖片來源:Instagram@kyo1122)

現在的你,可以照顧過去的自己。(圖片來源:Instagram@kyo1122)

 

不用再無意識地承受

與小時候的情緒和解吧,這並不是要我們忘記或否認過去的經歷,而是學會用一種更溫柔平和的方式來看待這些經歷。這包括理解自己當時的情況,也包括理解那些可能對我們造成傷害的人(例如父母、老師等)當時的局限性和動機。

但你不一定要強迫自己去放下或者原諒。

因為,我們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而不再是無意識地承受。我們可以開始擁有屬於自己完整的生活,而不是仍然存在於我們頭腦中、從那裡控制我們的父母。過去的經歷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讓這些經歷影響未來。

 

延伸閱讀:

你已經足夠努力了,試試看「60秒放空儀式」,幫我們從奔波日常中找回自己

不再為錯的人浪費時間精力!我收過最忠肯的7個愛情建議:別老是把朋友當戀愛諮商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