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大樓裡的美容診所,日本醫美如何悄然變臉?背後隱藏的文化密碼(上)

by Iris.L
日本的醫美診所,大多藏在琳瑯滿目的招牌中。(圖/Iris.L攝)

筆者日前到日本東京旅遊,因為寫了《泰國的愛美文化多瘋狂?!醫美診所無所不在,泰國人對醫美狂熱根本是全民運動》,覺得那到了日本,肯定也要好好觀察這裡的醫美風氣。結果在銀座、新宿、原宿等這些熱鬧繁華的地方,琳瑯滿目的招牌,醫美廣告看板卻是少之又少,就連他們的醫美診所招牌也不會太明顯,地點也多是在辦公大樓裡,不像泰國醫美診所一間開得比一間豪華氣派!

稍微問了當地人,有些人會避之不談,年輕人倒是很樂意分享,說:「應該只有她們這個世代會去做醫美吧!」但問到整形,有些妹妹就會說:「太可怕了,不用吧!」到底日本的醫美整形趨勢為何,我千辛萬苦詢問了許久,終於約到經常前往日本教學演講的中華民國美容醫學會理事曾繁聞院長來和我們聊聊這個議題。

日本街道上,想找到一家醫美診所,可得睜大眼睛瞧瞧。(圖/Iris.L攝)

日本街道上,想找到一家醫美診所,可得睜大眼睛瞧瞧。(圖/Iris.L攝)

日本醫美趨勢:從文化到風潮的蛻變

在全球醫美市場蓬勃發展的當下,亞洲像是韓國、台灣、泰國等國家,醫美風氣十分興盛,而旅人最愛去的日本,作為一個擁有深厚文化根基的國家,其醫美風氣充滿了獨特性。

曾繁聞理事表示,日本社會的保守性,對醫美的態度上十分明顯,對於較年長的族群而言,美容醫學在過去,曾經是一個「禁忌話題」,不僅少有人公開談論、甚至在廣告宣傳上也受到限制。這一代人對醫美的追求偏向低調、自然,著重於改善膚質或做出微小的調整,力求在群體中維持和諧與一致性。曾繁聞理事說:「大多數人希望看起來自然變美、甚至術前術後的對比都不會太明顯。」

這也難怪我在淺草車站看到的醫美廣告看板,上面的術前術後照,我真的看不出什麼差別。(笑)一位在東京工作的上班族田中小姐分享,因為有點年紀了,所以偷偷預約了診所接受音波拉提的療程,朋友們都讚美她最近氣色很好,根本沒有想到她是去做了醫美。

田中小姐還說:「辦公室有不少同事都會去購買醫美療程,只是大家不會拿出來討論,不好意思啦。(決まりが悪い)」由此可以佐證,曾繁聞理事說的,日本人對自然美的執著,深深根植於她們的審美文化中,且保守的風氣,到了 2024 年的今天仍然沒有太大的改變。

不過,沒有太大的改變,也還是有改變!曾繁聞理事說,相較於上一代,年輕一代對醫美的接受度明顯提高許多。這是因為他們深受社群媒體的影響,經常透過網紅與素人分享了解現在的醫美在流行什麼,特別是在 Instagram 和 TikTok 等平台,年輕族群漸漸將醫美視為一種容貌提升的方式。

車站偶爾可以看到醫美廣告的燈箱。(圖/Iris.L攝)

車站偶爾可以看到醫美廣告的燈箱。(圖/Iris.L攝)

社群媒體興起,活絡日本醫美的討論度

曾繁聞理事透露,和幾位日本美容醫師討論過,由於世代觀念的差異,所以醫美診所的行銷手法也有所不同,對於較年長的一輩,採取較低調的文案,訴求以信任感為重;年輕世代則會將更吸睛、活潑的廣告投放在社群平台上,雖然如此,但日本求美者,不論年齡,偏愛的醫美療程與文化中對自然美的推崇還是有著密切關聯。

以往的醫美宣傳方式多通過雜誌、電視或部落客推廣,這些媒體的影響力較為單向。然而,社群媒體的興起改變了這樣的模式,也為日本醫美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曾繁聞理事提到,現在的醫美廣告為了能夠更精準地觸及目標客群、甚至可根據年齡與需求來細分市場策略。對熟齡族群,行銷方式會更低調,而對年輕人則更為大膽和直白。

社群媒體提供了一個半私密的分享空間,讓更多人能安心分享醫美經驗,逐漸打破醫美話題的禁忌。例如,Instagram 上關於玻尿酸填充的標籤,已累積超過數百萬個貼文;TikTok 則有許多用戶上傳詳細記錄微整過程的影片,吸引大批年輕觀眾關注。

年輕世代不僅敢於公開自己的變美過程,還會積極討論療程的選擇與效果,例如音波拉提和除毛的技術細節與心得。這些討論話題不僅促使醫美逐步走出「隱性需求」的陰影,也讓醫美成為一種可以被公開談論的生活方式。

日本的除毛療程,連男生都來諮詢。(圖/canva)

日本的除毛療程,連男生都來諮詢。(圖/canva)

日本最熱門的醫美項目是除毛,夯到連男性也愛

非手術類的療程,如肉毒素、玻尿酸填充、膚質改善雷射,以及音波和電波拉提等是許多人的首選。曾繁聞理事說,據統計,自疫情後至今,日本醫美市場的非手術療程已有兩三倍的成長,顯示出這類療程的吸引力十足。他更補充,這些療程不僅創傷小、恢復期短,還能達到自然、不誇張的效果,十分符合日本人對美的要求。

但也不要以為,填充型的醫美療程是最大宗,排行榜上的第一名是「除毛」!曾繁聞理事說,這可能和日本文化中特別注重儀容有關,過多的體毛被視為不禮貌的行為,由於除毛屬於相對低風險,對醫師來說也是比較低門檻、低技術的項目,因此,除毛相關的療程與廣告,甚至市場的擴散度,連男性都會被吸引。

如果是手術類的話,雙眼皮倒是排名第一,其他像是隆乳、削骨等風險性更高的醫美項目,較少有日本人會去諮詢動刀。

根據《日本醫美市場報告》,2023 年的醫美市場規模已突破 2500 億日圓,年增率達到 15%,顯示出日本市場的快速成長。曾繁聞醫師指出,日本長期以來的保守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家對醫美的接受模式、與市場策略,但這樣的傳統文化正在受到現代潮流的衝擊。

從保守文化的掩蓋到現代潮流的融合,日本的醫美市場正以獨特的方式悄然轉變。對於「自然美」的執著仍然是主流,但伴隨著世代的更迭,與社群媒體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願意接受醫美作為提升自我形象的一部分。

這種文化與潮流交錯的發展模式,進一步影響了市場未來的走向,曾繁聞醫師認為,這可能帶動更多創新療程的發展,也強化了日本醫美市場的全球競爭力。下一篇《日本醫美的下一步!》,就讓我們繼續討論,展望日本醫美的未來會如何變化吧!

日本醫美趨勢

延伸閱讀:

醫美停看聽|醫美小白注意!接受醫美療程前,該做哪些功課?不想當冤大頭謹記4步驟

醫美停看聽|4大理由不推薦去韓國做醫美!那些被遺漏的高風險與迷思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