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呼籲「觀光旺季不要來」!後疫情「過度旅遊」亂象如何解?

by Iris.L
「過度旅遊」(Overtourism)的現象,已經衍生出很多問題。(圖/canva)

疫情過後,全球旅遊復甦,熱門觀光大國都出現大批遊客入境,不僅帶來人氣和商機,也帶來困擾。不少國家,像是日本、泰國、法國、西班牙等早已出現「過度旅遊」(Overtourism)的現象,當地居民抗議的新聞也屢屢登上國際版面。

人潮擁擠會降低旅遊體驗。(圖/canva)

人潮擁擠會降低旅遊體驗。(圖/canva)

2018年,「過度旅遊」(Overtourism)一詞入選了《牛津英語詞典》的年度詞彙,指的是一個地區遊客數量超過了承載能力,雖然帶來龐大的經濟利益,但同時也衍生出環境和社會問題,包括交通擁塞、環境遭破壞和遊客體驗品質下降。例如,以壯麗景觀聞名的希臘聖托里尼島(Σαντορίνη),島嶼面積僅約73平方公里、相當於新北市汐止區這麼大而已,人口約 1 萬 4000 多人,2018 年愛琴海大學研究所建議,島上最大限度可容載 8000 名遊客。

全球旅遊大爆發  各國亂象一籮筐

根據統計,聖托里尼島在去年夏天,有超過60天的高峰日(Peak days)遊客都達到破萬人以上,如此激增的數量,已經對當地資源和基礎設施造成不小的壓力影響。比利時旅遊媒體《travel tomorrow》報導指出,當地甚至有意見領袖發文要求居民在遊客上島時,不要出門,引發眾怒,目前貼文已刪除。

美國的國家公園同樣面臨著創紀錄的遊客數量。在 2023 年,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報告顯示, 400個國家公園共接待了超過 3 億次遊客造訪,比前一年增加了 1300 萬次,這嚴重影響了交通、步道損壞等。亞洲像是國人最愛去的日本,也因為遊客暴增出現各種亂象,例如有中國遊客騷擾京都祇園花見小路裡的藝妓、在東京靖國神社亂塗鴉、對奈良鹿施暴等。

日本京都最著名的花見小路,現在已經禁止遊客進入。(圖/canva)

日本京都最著名的花見小路,現在已經禁止遊客進入。(圖/canva)

種種現象,讓各地居民出現反撲。日前在西班牙加泰隆尼亞(Catalunya)就聚集上千位民眾在首府巴塞隆納街頭,高舉手牌,上面寫著:「TOURISTS GO HOME(遊客回家)」,他們主要抗議境內大部分的房子都被買去裝潢成民宿供遊客租住,連帶使得房價上漲,讓當地人買不到也買不起房子,甚至連租都別想。

葡萄牙的里斯本(Lisboa)同樣也受不了大批遊客的湧入,為了控制這種過度旅遊的現象,實施了兩種定價方式,一是當地居民在餐廳用餐可以享受折扣,二則是外來遊客需要支付較高的用餐費用。雖然這種做法意在平衡旅遊經濟利益和居民需求,但因缺乏公正性,更有人認為這是帶有歧視性的制度,受到不少批評。

解決過度旅遊亂象  當地政府紛提因應方案

過度旅遊的亂象,現在是各觀光大國政府面臨最棘手的問題。聖托里尼市長 Nikos Zorzos 日前向當地媒體表示,要入境聖托里尼一定要搭郵輪,所以考慮將泊位登記及登岸許可證明將重新定出標準,例如船舶的大小、是否為綠能船舶等。

聖托里尼祭出船舶停靠新標準,希望解決亂象。(圖/canva)

聖托里尼祭出船舶停靠新標準,希望解決亂象。(圖/canva)

另外,也會檢查船舶停留時間,Nikos Zorzos 表示:「我們會優先考慮預計在島上停留長時間的船舶,因為這樣遊客就不會從一個地點趕到另一個地點。」(We prioritize any ships that wish to stay longer hours on the island, as this means that their passengers won’t be rushing from one spot to the other.)

It is our duty to protect this land from getting its identity altered.(我們有責任保護這片土地不被改變。)——聖托里尼市長 Nikos Zorzos

美國不少國家公園現在採用預約系統來管理遊客數量。像瑞尼爾山國家公園(Mount Rainier National Park)和冰川國家公園(Glacier National Park)就實施車輛預約系統控制人數,如此可以減少遊客過度擁擠,同時保護自然環境。

另外,有不少人喜歡到國家公園露營,相關費用也跟著調漲,錫安國家公園(Zion National Park)就直接調漲50%,目的是為了用來支付場地維護的費用。當地的國家公園基金會(National Park Foundation)也贈款 1 億美元用於支持美國國家公園的基礎設施維護和保護工作,包括修復步道和設施損壞,讓自然美景得以永續長存。

日本面對亂象,已經禁止遊客進入京都祇園花見小路,各觀光景點也立公告勸阻遊客不要隨意塗鴉、破壞古蹟、傷害動物。目前最直接的因應方式,應該算是日前公布的「住宿稅」,這是由日本各地方自治政府單獨制訂條例開徵的「法定外稅」,目前日本全境有 12 個地方,包含北海道、熊本、新瀉等地方都將預計開徵,更有 30 區正在擬定開徵住宿稅。

法國漁村聖特羅佩(Saint-Tropez),鼓勵遊客「夏天不要來」。(圖/canva)

法國漁村聖特羅佩(Saint-Tropez),鼓勵遊客「夏天不要來」。(圖/canva)

法國呼籲「旺季不要來」 丹麥宣傳「永續旅遊」

世界第一的觀光大國—法國則是採取相當「微妙」的方式因應,法國政府制定永續旅遊路線圖、綠色酒店、自行車基礎設施的建置及投資公共交通拓展等,這有什麼用呢?因為法國地很大,人多不怕,只怕你破壞環境(笑)。另外,在世界最著名的漁村聖特羅佩(Saint-Tropez)鼓勵遊客「夏天不要來」,呼籲大家在淡季的時候來這邊旅遊最合適。

筆者在搜集資料時,看到比較認同的解決過度旅遊亂象方式就是丹麥哥本哈根採取的「永續旅遊」。一落地在機場,就可以看到宣傳 CopenPay 的螢幕,What’s CopenPay?這是指只要在哥本哈根城市裡,做出對這塊土地有貢獻的事就能獲得獎勵,比如騎自行車前往目的地、隨手撿垃圾都行,透過紀錄可以換取免費套餐、葡萄酒、博物館入場券等。利用環保的交通方式,同時減少浪費,遊客可以享受城市的文化體驗,一舉兩得,目前已開始進行。

台灣有許多美景,需要靠合適的觀光政策,展現城市魅力。(圖/canva)

台灣有許多美景,需要靠合適的觀光政策,展現城市魅力。(圖/canva)

不論是哪種方式,這些政策都必須優先考慮當地居民的權益和自然資源的保護,我們一般人類則可以培養負責任的旅遊文化,尊重當地習俗,克制自己的行為。

借鏡國際 想想墾丁

台灣各地過度旅遊的亂象,則可以回想近期躍上版面的旅遊勝地—墾丁。過去國內外有不少遊客的首選度假地,就是墾丁。近年隨著疫情趨緩、邊境開放,不少投資客相中商機,在墾丁周遭買地蓋民宿,一度出現供大於需的現象,加上天價的住宿和高額昂貴的攤販不斷登上媒體版面, 2023 年政府在屏鵝公路啟動「區間測速」,讓這裡每逢假日就是大塞車,搞得當地居民也怨聲載道。

不過屏東縣警察局曾解釋,屏鵝公路是往恆春、墾丁的必經之路,因路幅寬廣筆直、紅綠燈較少,是當地超速肇事的熱門路段,曾創下 3 個月開出 2 萬多張罰單的紀錄,因此有設置「區間測速」的必要。

但種種因素使墾丁的優勢不斷流失,根據統計 2014 年墾丁遊客人次超過 800 萬人,十年後的現在,截至今年7月,一共只剩下 133 萬人次,足足銳減了約 8 成。國內有不少學者點出墾丁缺乏能夠吸引外國觀光客的國際級飯店大量進駐、及舊地重遊使遊客新鮮感降低等問題,需要被解決。

筆者從小每年暑假的家庭旅遊,就是到墾丁沙灘玩水、住福容飯店、到大街吃飯玩樂,滿滿的回憶都在這裡,鵝鑾鼻燈塔、牧場、國家公園,豐富的自然景觀,讓人一到這裡就能忘卻煩憂。建議中央重新檢視地方觀光政策,擬訂規畫出更好的方案,讓台灣不只是墾丁、各個地方都能再現獨特的城市魅力。

延伸閱讀:

所有的浪漫以「性」開始,全世界最自由的國家冰島,約會前要注意:是不是親戚

約會男生就該買單嗎?各國兩性交往「談錢」態度大不同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