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一天只想原地融化?風靡歐美的 Floor Time 躺地療癒法,按停了我無法休息的大腦

by Sally.H
風靡歐美的 Floor Time 躺地療癒法。(圖/pexels)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為了追逐目標而忽視內心的需求。有趣的是,最近在 TikTok 上掀起了一股別開生面的潮流——「躺地時間」(Floor time)。許多人拍攝分享了自己躺在地上放鬆的瞬間,從中找到紓壓與內心的平靜。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行為,卻在短短時間內吸引了百萬人的共鳴,甚至成為一種新的生活哲學。

在 TikTok 年度熱門主題中,Floor Time 成為一種新的生活哲學。(圖/pexels)

在 TikTok 年度熱門主題中,Floor Time 成為一種新的生活哲學。(圖/pexels)

 

躺在地上,為何能帶來平靜?

現代生活充滿了層層堆疊的責任與期待,從職場壓力到社交生活,我們的腦袋總是被太多事情塞滿。在這樣的情境下,躺在地上能提供一種與眾不同的安全感。

躺地時間的魅力在於它的極致簡單:不需要特定的設備、地點,也不需要任何技巧,只要讓身體貼近地面,便能找到內心的寧靜。地板帶來的堅實觸感,讓人瞬間回到當下,彷彿身體和地球的連結重新建立,給予我們安穩和支持。

這個動作與瑜伽中的「攤屍式」(savasana)有著相似的作用,能夠調節神經系統,降低心率,甚至改善睡眠質量。此外,這種簡單的動作還有助於釋放情緒,當我們的身體與平坦而穩定的地面接觸時,大腦會接收到一種穩定的訊號,從而降低焦慮水平,幫助我們進入放鬆的狀態。

與其說「躺地時間」是一種行為,不如說它更像是一場儀式,讓人有機會短暫放下所有負擔,回歸最純粹的自己。

Floor Time 躺地動作與瑜伽中的「攤屍式」有著相似的作用。(圖/pexels)

Floor Time 躺地動作與瑜伽中的「攤屍式」有著相似的作用。(圖/pexels)

 

Floor Time 引起女性共鳴

有趣的是,許多 TikTok 用戶將躺地時間視為一種情緒管理的策略。在某些高壓情境下,比如開完一場令人疲憊的會議或經歷情緒上的波動,躺在地上能夠迅速緩解內心的不適。

TikTok 創作者 @loewhaley 的一則關於「躺地時間」的分享,意外掀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原來不只有我會這樣!」、「每次開完會我都需要這樣喘口氣!」

許多人在影片中表示,他們從中感受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自由感。「就像把所有的重擔交給了地球,讓它替我承擔一會兒。」這些話道出了許多人共同的感受:躺地時間不僅僅是休息,它更像是一種與自我和解的過程。

@loewhaley Floor time > #wfh #relatable #meetings #corporate #workbestie #toodaloo ♬ original sound – Laura

@aino.a00 I don’t know why it just makes everything better… #floortime #mentalhealthmatters #badday ♬ original sound – nada

 

學會停下來,找回久違的平靜

這讓人不禁思考,為什麼如此簡單的行為能讓人感到被理解?答案或許在於,我們都渴望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去釋放壓力,並在這種脆弱中找到力量。當我們發現彼此也有類似的需求和習慣時,便多了一份連結與認同。

「躺地時間」或許只是一個流行的網路潮流,但它的核心意涵已經超越了行為本身,成為人們面對生活壓力的一種新選擇。它提醒我們,與其一味地追逐,不如學會停下來,重回簡單,重新擁抱最真實的自己。

在那片堅實的地板上,我們找到了久違的平靜,也重新發現了內心的力量。當你再次起身時,你會感覺自己更加踏實,也更有力量面對未來。這,就是躺地時間的療癒魔法。

Floor Time 像是將我們的重擔交給地球。(圖/pexels)

Floor Time 像是將我們的重擔交給地球。(圖/pexels)

 

對社會壓力的溫柔反抗

現代社會往往推崇強者文化,但什麼是真正的成功?什麼才是我們所渴望的幸福?也許答案並不在高處,而是在我們願意低頭看向內心的時候。

躺地時間背後所隱含的哲學,讓我們體會承認自己的疲憊並非失敗,而是一種對自我善待的表現。在那個與地面接觸的瞬間,我們可以允許自己放下防備,坦然面對自己的脆弱,並從中汲取新的力量。

當你覺得:「我只是覺得今天過得好糟⋯⋯」、「一場接一場的會議快榨乾我了⋯⋯」、「一整天的工作壓得我快喘不過氣⋯⋯」。碰到下一次壓力襲來時,不妨給自己幾分鐘的時間,放下手中的一切,躺下來,感受大地的支持。

漸漸你會發現,那片刻的安寧,不僅僅是對個人情緒的整理,也是對社會壓力的一種溫柔反抗——我們不必永遠都「站得住腳」,有時候,躺下才是最大的勇氣。

 

延伸閱讀:

歐美 MZ 女生都在做的「What a privilege」練習,拯救了我被壓力綁架的煩悶心情

認識瑞典 Lagom 生活法:剛剛好最好,把自己過好就是最厲害的成就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