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病房小故事 鄭竹祐芳療師用幽默化解安寧病房「老大人」的熱情

by iLady 編輯部
鄭竹祐芳療師想來分享在安寧病房遇上—那些可愛也讓她會心一笑的長輩們。Freepik Lifestylememory

2021年5月起的疫情三級警戒到2023年3月間,鄭竹祐芳療師和安寧病房合作的按摩服務停止了將近兩年,其他如國定假日、颱風天也會休息。除了這段期間,自2015年5月開始,都是每週一次去醫院,進行芳療照護志工服務。

由於是和緩和醫療團隊合作,因此也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接觸得到,有緣千里來相見,無緣對面不相逢,今天鄭竹祐芳療師想來分享在安寧病房遇上—那些可愛也讓她會心一笑的長輩們。

見識病房內的人生風景也成為鄭竹祐的養分之一。(圖片來源:伊頓拍攝)

偷塞100塊給芳療師買便當的阿嬤

鄭竹祐遇過有個阿嬤偷塞100塊在她口袋裡面。那次是她幫阿嬤按摩完,阿嬤很不好意思,趁鄭竹祐芳療師不注意,迅速地在她口袋偷塞100塊,後來被發現了,她才說「這一百塊是要給妳買便當啊!」

「你猜猜我怎麼回?出於既不失禮貌也不想讓阿嬤失望的心」鄭竹祐和記者分享— 「我不用啦,我沒有在吃便當的啦!……我要吃牛排!」也不只阿嬤塞給她錢、飲料、請吃飯,其他阿公阿嬤常常一句,「怎麼算錢?要給妳多少錢?」「我不用啦,我沒有在收錢的啦!……我收金條!」

「阿嬤,妳抽屜裡面有沒有放金條?」鄭竹祐打趣地問,阿公阿嬤就會笑著說,沒有啦,來醫院帶金條幹什麼?「沒有就免啦!」通常這時候阿公阿嬤就知道她不收錢了,她會再補一句「我們是志工啦,沒有在收錢的啦!」「怎麼這麼好,你們這個是做功德、積福報的!」阿公阿嬤興高采烈的比個讚。

遇見病房裡的彼得兔大哥

大部分病房氣氛都是彷若烏雲籠罩的低迷肅殺,血液腫瘤科尤其安靜。鄭竹祐第一次看到這個大哥,下意識是認為他很酷,有多酷呢?當她打開在病房房門,目光掃到這張靠窗的病床上,他躺在床尾,腳就放在床頭,大哥跟一般病人躺的位置恰好相反。

芳療師們一去打招呼,他也馬上回她一聲你好,可以感受到,「哦!大哥你很有精神哎」後來,鄭竹祐也跟他聊了起來。
鄭竹祐還觀察到,大哥自己帶個古早板凳放在看護床旁,她好奇問道「你還自備板凳?板凳作用是什麼?」他順手一比,說我在那邊吃飯,高度比較剛好,「安捏卡好勢啦。」(此處為台語,意指比較方便啦)

沒有在虧待自己,重視生活品質,和其他患者氣質不同,這是鄭竹祐對大哥的第一印象。

他也很大方跟她們分享,他喜歡去露營,會開露營車去車露,用那些露營的牌子啊…,他的棉被還挑了彼得兔的款式!

大哥罹患食道癌,鄭竹祐還記得那一次,病房按完摩,時間已經接近中午了,按完這位大哥,準備收拾收拾就要離開,大哥突然開口說「走了?來吃飯啊!」 這些被照顧者會想要給芳療師們回饋,她們也用上述的詼諧應對回敬大哥的愛心。

又或者阿公阿嬤看到芳療師們,常常有這些對話…

「你們畢業了嗎?」阿公阿嬤看著戴口罩的臉好奇問。「畢業N百年囉,我們很老了,兒子都大學了,年紀很大了!」芳療師的回覆讓阿公阿嬤嚇一跳。

「你們結婚了嗎?」可能想做媒人的阿公阿嬤問著,「結婚囉,都想要換老公了啦!」語畢全場哄然大笑。

病房裡用笑鬧幽默緩解病房冷冽氣氛,也讓阿公阿嬤能夠敞開心胸和芳療師們互動,緩解治療上的焦慮和恐懼。

台語說的「老大人」、「囡仔性」,意指老年人像小孩,有其天真可愛的一面。見識過大小病房內的人生風景總讓人有不同體悟。最後鄭竹祐也想感謝童綜合醫院邀約。每年緩和醫療團隊都會邀請她去分享芳香照護,協助病友、家屬將芳療應用在生活中,透過按摩等互動,放鬆身體上的不適及情緒壓力,重新獲得平靜淡然的力量。

鄭竹祐認為學習釋然也是人生課題之一 鄭竹祐認為學習釋然也是人生課題之一。(圖片來源:伊頓拍攝)

鄭竹祐芳療師│小檔案

美國芳療師協會NAHA授權學院-芳雅集創辦人,自2009年踏入芳療世界,至今仍努力將美好的植物能量傳遞給有心學習的人。

芳療早已不單是工作,而是接觸久了,自然地所看所思的都是芳療,是深入骨子裡的生活,因此也致力推廣將芳療、精油、健康保健的概念融入到日常,教學的目標也以實務應用為導向,希望所有精油愛好者不是只有不舒服才需要用它,是隨時隨地、一呼一吸都能以芳療的態度照顧好自己。更多資訊請點此 https://www.facebook.com/funyagi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