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ady 說: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三餐不定、錯過正餐早已是常態,但你是否注意過,每當肚子餓的時候,你的脾氣也跟著變差?這種餓到抓狂的感覺,其實不只是心理作用,而是有根有據的生理反應。科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Hangry」一種由飢餓引起的憤怒與易怒情緒。本文將從血糖、壓力荷爾蒙到大腦運作,深入剖析「Hangry」的形成機制,並提供實用的調適方法,讓你在忙碌生活中也能避免情緒失控。
你是否曾經在肚子餓時,特別容易煩躁或情緒失控?
這種現象被稱為「餓怒症」(hangry),主要原因來自於血糖快速下降以及荷爾蒙的調節失衡。當血糖不足時,大腦缺乏能量,情緒控制力便會下降。
-
飢餓素:大腦發出「飢餓信號」,同時影響情緒控制,引發憤怒或攻擊行為。
-
皮質醇:血糖下降被身體視為「壓力狀態」,皮質醇分泌增加,長期高水平可能導致焦慮和易怒情緒。
-
腎上腺素:啟動「求救模式」,促進肝醣分解以補充血糖,但也削弱情緒控制能力。

什麼是餓怒?
為什麼會出現餓怒症?
餓怒症的根本原因,除了血糖波動,還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以下是常見的觸發因素:
-
跳過正餐或飲食不規律:常見飲食不規律或正餐的人,會導致血糖震盪。
-
過量高GI食物:甜食或精緻澱粉雖能快速升高血糖,但隨後急劇下降,造成「反應性低血糖」。
-
過度運動:高強度運動後消耗肝醣,運動後未及時補充能量,血糖下降易情緒波動。
-
空腹飲酒:酒精抑制肝臟釋放葡萄糖,容易使血糖低於正常範圍。
-
壓力與睡眠不足:皮質醇上升影響血糖與情緒,睡眠不足加劇兩者波動,容易導致情緒失控。

為什麼會出現餓怒?
4 招教你避免餓怒症的發生!
透過調整飲食與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預防餓怒症的產生。以下是四個實用建議:
1.穩定血糖
- 時間限制飲食(TRE):每日進食限制 8–10 小時內,減少血糖波動。
- 進食順序:水>肉>菜>飯>果,並控制每餐份量,避免過量。
- 減少高升糖食物:減少甜點與含糖飲料攝取,穩定血糖。
2.荷爾蒙檢測與分析
透過六大荷爾蒙檢測,找出荷爾蒙問題,例如皮質醇過高或飢餓素分泌異常,制定有效策略。

如何避免餓怒
3.規律作息與健康習慣
-
規律運動:有效降低皮質醇水平,穩定血糖。
-
充足睡眠: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
-
補充水分:每日飲水量建=體重×30~35毫升,促進代謝與血糖平衡。
4.補充營養素
攝取如鎂、鉻、維生素 B 群與 Omega-3 脂肪酸等,幫助改善血糖代謝,穩定情緒波動。

如何避免餓怒?
餓怒突然來了怎麼辦?
即使做好預防,有時候還是會遇到餓怒突襲的情況。以下是快速應對的方法:
- 快速補充能量:攝取一份全穀類食物和一份蛋白質,迅速提升血糖,緩解情緒波動。
保持身心平衡,告別餓怒
餓怒並非單純的情緒問題,而是血糖波動、荷爾蒙失調與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透過規律飲食、睡眠充足和情緒管理,可以有效預防餓怒,保持身心健康!

餓怒來了怎麼辦?
文章轉載自 Cofit,未經授權請勿擅自使用或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