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電影的人,2024 年都被一部異軍突起的肉體恐怖片《懼裂》(The Substance)所驚艷,它的驚悚、血腥和令人極度不適的觀影體驗,卻不減大家對它的喜愛與高評價。
2025 年金球獎頒獎典禮結束,作為《懼裂》女主角的黛咪摩爾(Demi Moore)獲得影后殊榮,這是她拍片超過 45 年來所得的第一座獎項,她在台上緩緩道出自己得獎的震驚與感謝,真摯感動並充滿力量的一席話,掀起全球網友熱議。看完這席話,或許你也會想為她獻上最熱烈的掌聲。
從「演技花瓶」到實至名歸的影后
從《第六感生死戀》(Ghost)到《桃色機密》(Disclosure),黛咪摩爾曾是 90 年代影壇的耀眼明星,但在某些評論者眼中,她也被貼上了「演技花瓶」的標籤。
過去數十年,黛咪摩爾的職業生涯起起伏伏,她的每一步都被放大檢視:票房成功的作品與失利的電影形成強烈對比,婚姻和生活的種種挫折也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然而,在《懼裂》中,她突破了所有人對她的刻板印象。這位已超過六旬的女演員,將角色的掙扎與深層痛苦詮釋得淋漓盡致,讓人感受到她作為演員的真正價值。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懼裂》的啟發:在恐懼與不安中找到真實的自我
作為一部肉體恐怖片,《懼裂》以極具挑戰的敘事方式描繪了一個女人的身體逐漸變異、精神逐漸崩潰的過程。這部電影不僅讓人從視覺上感到震撼,更帶領觀眾直視那些我們試圖掩蓋的脆弱與恐懼。
黛咪摩爾在片中所飾演的角色,是一個不斷試圖迎合外界期待,卻在過程中迷失自我的女人。她的表演無疑是這部電影的靈魂,讓觀眾感同身受。
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不僅因為它的恐怖元素,更因為它深刻探討了現代人面對自我價值時的掙扎——我們常常因為外界的聲音而懷疑自己,甚至開始用那些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價值。
黛咪摩爾的心魔,也可能是你我的困境
在黛咪摩爾的獲獎感言中,她提到一段深刻的經歷——30 年前,一位製作人曾告訴她,她只能出演商業片,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認可。
這句話在當時深深影響了她,使她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甚至覺得自己職業生涯的巔峰已然過去。然而,當《懼裂》的劇本出現在她的面前時,她感到一股久違的希望和力量:「宇宙在告訴我:妳還沒結束。」
而《懼裂》這部電影想傳達的意義,也和黛咪摩爾自己的心路歷程不謀而合,她說:「妳要知道,妳永遠不會覺得滿足。但妳可以明白自己的價值,只要妳放下那把衡量的尺。」
在這個充滿比較的時代,社群媒體、職場競爭甚至親密關係,都讓我們習慣拿別人的成就來衡量自己是否足夠好。我們的「尺」可能是他人的收入、身材、外貌,或者社會對某些成功的定義。這些標準有時候會激勵我們前進,但更多時候卻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
黛咪摩爾這一席話,似乎不僅是對自己過往經歷的回應,也是一種對所有曾經感到不足、不夠好的人的鼓勵。
放下衡量的尺,活得更自由
黛咪摩爾這將近 50 年血淋淋的真實案例,還有《懼裂》裡血肉模糊的恐懼焦慮,無一不證明:只有自己能折磨自己。
而生而為人,我們真正的價值並不來自於外界的標準,而是來自於內心的相信——相信自己的努力,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有意義。當妳放下這些無形的桎梏,妳會發現自己的潛力與力量遠超想像。
也許有人曾覺得她是演技花瓶、私生活備受爭議,但在這一刻,黛咪摩爾的人生來到一個閃耀的新高點,她用自己的故事讓所有人深刻明白:只要妳不放棄自己,宇宙會引領妳去往更好的地方。
金球獎影后黛咪摩爾,完整獲獎感言
黛咪摩爾:「我現在超震驚的,我演戲的時間有 45 年了。作為演員,我從來沒有拿過任何獎,這是第一次。我真的受寵若驚,也滿懷感激。
30 年前,有個製作人告訴我,我是個只會演爆米花片的演員,在那時候,我把這句話解讀為,獲獎什麼的,並不是我能擁有的東西,我可以出演很多成功的電影、賺到很多收入,但我無法獲得真正的認可。
我當時接受了這個說法,並且深信不疑。這種想法隨著時間推移,逐漸侵蝕了我,我開始覺得,或許就這樣了,我已經走到盡頭了,我可能已經達到我生涯的極限了。
就在這麼低潮的時期,一個充滿魔力、創新、非常大膽、簡直異想天開的劇本出現在我的桌上,叫做《懼裂》。然後,宇宙就告訴我:妳還沒結束。
所以我非常感謝 Corley(導演)相信我,讓我加入並飾演這個角色。也謝謝 Margaret 成為另一部分的我,如果沒有妳我做不到,謝謝妳一直關心我。
我認為這部電影想傳達的,是當我們在那些覺得自己不夠聰明、不夠漂亮、不夠瘦、不夠成功或者根本不夠好的時候,我認識一個女人這樣告訴我:妳要知道,妳永遠不會覺得滿足。但你可以明白自己的價值,只要你放下那把衡量的尺。」
延伸閱讀:
劇透|討厭自己會有什麼下場?《懼裂》化身暗黑芭比,送給所有焦慮人一封血肉情書
每個迪士尼公主都代表一種心理缺陷?她們幸福快樂的故事,也在療癒我們內心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