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TUDIO創辦人「空間指揮家」暨主持建築師陳秉信,近日受邀至南港老爺行旅分享永續建築主題講座「建築X設計:品牌與人文的空間體現」,以自身20年綠建築及廠辦設計經驗,說明企業如何將永續建築的設計理念融入企業文化。
陳秉信認為,一棟建築完成後,可以在地球上留存50到100年,「建築師扮演的角色不只是蓋房子,可以用尊重自然的角度,思考如何將ESG議題串聯到建築上。」建築師在設計時所做的每個決定,都跟環境息息相關。
因應全球ESG浪潮,台灣自2025年起要求所有上市櫃公司均須編製永續報告書,且必須通過第三方驗證,並全面施行碳盤查與綠色採購。此外,金融業也將ESG作為企業貸款評估準則之一,永續建築不僅成為空間重要議題,也成為企業社會責任不可忽視的一環。
綠建築將成企業「新名片」 有助提升品牌形象
陳秉信補充,永續建築可以成為企業對外傳達品牌理念的另一張「名片」。他舉例,Apple位於加州的環型飛船總部「Apple Park」就是典範之一。Apple Park採用玻璃帷幕設計,一年共有9個月不需要使用空調,能夠達到能源自足的效果,實踐對自然環境永續發展的理念。
他並以生技業客戶位於三峽的倉儲園區為例,該園區屋頂設置太陽能板,能夠滿足75%即時用電需求;另採用如Apple Park的自然通風設計,透過玻璃帷幕與天井導入自然光,減少空調使用;並使用能夠降低至少30%能源耗損的節能LED燈具與感應照明,為該棟建築賦予空間節能、永續生活的概念。
「剛好旁邊有自行車道與河川,我們也把空間打通,並設立示範藥局,可以和鄰里直接互動,假日還可以舉辦活動,創造具生態與互動性的開放式空間。」陳秉信補充。

B-STUDIO的辦公室「BLAB」以都市綠意為主題,打造舒適的辦公空間。(圖片來源:B-STUDIO)
因應全球淨零建築的發展趨勢,陳秉信認為,雖然建築設計較難涉及到ESG的治理(Governance)層面,但建築師可以運用設計的力量將環境(Environment)與社會(Society)層面的設計元素融入永續建築,成為永續空間的指揮家,讓永續建築成為推動企業和環境共生發展的重要力量。
陳秉信分享,B-STUDIO的辦公室「BLAB」也以都市綠意為主題,結合陽光、空氣、自然和綠意等元素,把空間打造成集結美學、生活和分享的平台,兼顧ESG的E及S層面,讓身處其中的同仁都能感到舒適和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