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其實很簡單 – 學會「厚臉皮」的 3 點生活哲學,放下對他人的過度在意

by Sally.H
學會「厚臉皮」生活哲學。(圖/Instagram@camilleyolaine、@bellahadid)

討好所有人,是一場必輸的遊戲。

這句話點出了許多人在生活中掙扎的核心問題:我們常常過於在意他人的眼光,甚至為了迎合他人的期望而迷失了自己。最近一本廣受討論的書《你真的不必討好所有人》就剖析了這種心態,並提出了一種生活的新哲學——厚臉皮(也就是能坦然接受拒絕、不完美與真實的自我),教會我們如何輕鬆活得更自在。

學會「厚臉皮」生活哲學。。(圖/Instagram@zoeydeutch)

學會「厚臉皮」生活哲學。。(圖/Instagram@zoeydeutch)

 

為什麼我們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

心理學家指出,過度在意他人往往源於以下三個因素:第一害怕被孤立,人類天生是群居動物,害怕被排斥是生存本能;第二缺乏自我價值感,當我們不夠自信時,更容易依賴外界的肯定;第三,過度在意來自內心的完美主義傾向,追求完美的人,對批評特別敏感,難以接受自己的缺點。

從小,我們就在父母、老師或朋友的期待中長大,逐漸形成了一種「取悅他人」的習慣。我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時刻:在社交場合中,擔心別人會怎麼看我們;在工作中,努力想要得到上司的認可;甚至在最親近的關係裡,也害怕說「不」會讓人失望。

這樣的習慣雖然能幫助我們獲得短暫的認同感,但長期下來卻會耗盡內心的能量。我們為了避免被拒絕或批評,學會了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甚至做出不符合內心的選擇。

這樣的心態,像一張無形的網,逐漸將我們的內心束縛住,讓我們在看似順從的日常裡,慢慢失去了自己的聲音。然而,當我們試圖走出這種心態,選擇厚臉皮的生活哲學時,才會發現活得自在其實沒有那麼複雜。

 

什麼是「厚臉皮」生活哲學?

書中提到,厚臉皮是一種真實且勇敢的活法,它意味著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直面失敗的可能性,並且停止取悅每個人。

「厚臉皮」不是要我們無視他人或變得自私,而是一種能接納自身缺陷、拒絕無謂迎合的能力。這並不等於完全不在意別人的感受,而是懂得劃清界限,不讓他人的價值觀與期待左右自己的人生。

書中也強調,厚臉皮是一種「內在堅韌」,讓我們面對批評、失敗或尷尬時,依然能堅守內心的平靜。這種生活哲學的核心在於:接受不完美,因為世界上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不需要用他人的標準來評價自己;勇敢說不,因為拒絕別人並不等於自私,而是對自己的尊重;真實地活,當我們不再戴上「迎合他人」的面具,才能真正與人建立有深度的連結。

學會「厚臉皮」生活哲學。。(圖/Instagram@hoooooyeony)

學會「厚臉皮」生活哲學。。(圖/Instagram@hoooooyeony)

 

1. 你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滿意,這很正常

厚臉皮,這個詞初聽或許會讓人聯想到不顧他人、不講情面的行為,但實際上,它並不等同於冷漠或自私。厚臉皮的生活哲學並不要求我們完全忽略他人的感受,而是幫助我們建立健康的界限。當我們願意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便能減少對外界認可的依賴。

Clara 曾是一名在廣告公司工作的設計師,她總是把「客戶滿意」放在第一位,常常因此加班到深夜。然而,有一次她發現,即使拼盡全力達成客戶的所有要求,對方也會提出新的批評。這讓她深刻感受到,努力討好並不能換來長久的肯定。

後來,她開始練習說出自己的專業建議,並拒絕那些不合理的要求。過了一段時間,她驚訝地發現,真正懂得欣賞她能力的客戶更多了,而那些只會挑剔的人則漸漸遠離。這樣的轉變讓她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價值並不需要通過討好所有人來證明。

學會「厚臉皮」生活哲學。(圖/Instagram@bellahadid)

學會「厚臉皮」生活哲學。(圖/Instagram@bellahadid)

 

2. 面對批評時,不再反射性地自責

對於成長於亞洲文化的人來說,這種態度可能更加難以適應,因為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懂事、要和諧,但這往往讓我們壓抑了自己的需求,許多人更害怕被批評,因為他們將這種負面評價等同於自己不夠好。但事實是,別人的批評更多反映了對方的價值觀,與我們的真實能力無關。

Kevin 是個熱愛音樂的青年,他一直夢想成為一名歌手,但總是因為害怕別人批評他的歌聲而裹足不前。有一天,他的朋友鼓勵他參加一次小型音樂會,讓他明白,批評並不是世界的終結。

雖然他在演出中有些緊張,甚至唱錯了幾個音,但觀眾的掌聲和鼓勵讓他感受到,勇敢表達自己的熱情才是最重要的。從那天起,他開始更多地分享自己的作品,並在過程中漸漸變得更加自信。

當你學會將這些批評看成是成長的養分而非威脅時,你會發現,它們的威力開始減弱,還能轉化成另一種讓你前進的力量。

學會「厚臉皮」生活哲學。。(圖/Instagram@__shinyeeun)

學會「厚臉皮」生活哲學。。(圖/Instagram@__shinyeeun)

 

3. 拒絕別人並不等於自私,而是對自己的尊重

那麼,為什麼我們總是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心理學家指出,這與我們的生存本能有關。在遠古時代,人類如果被部落排斥,就可能無法獨自生存,因此,害怕孤立的情緒深植於我們的基因中。

然而,在現代社會,這種本能卻常常讓我們背負無謂的壓力,特別是在社交媒體盛行的今天。我們習慣了將自己的價值綁定於點讚數、追蹤者的增減,卻忽略了最重要的內在滿足感。

Amy 的故事則展現了另一個厚臉皮的面向。她曾經總是參加各種聚會,害怕錯過任何機會,卻在繁忙的行程中感到愈來愈疲憊。直到某一天,她終於說服自己取消了一場不必要的社交活動,選擇在家閱讀一本書。

這樣的小小改變,讓她意識到,拒絕不適合自己的事情並不代表失去,而是一種對內心的尊重。從此以後,她的生活變得更加平衡,也更能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

學會「厚臉皮」生活哲學。(圖/Instagram@sooyaaa__)

學會「厚臉皮」生活哲學。(圖/Instagram@sooyaaa__)

 

學會厚臉皮是一種練習,它可能從小步驟開始,例如在別人提出不合理要求時,試著勇敢地說「不」,或是接受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苛責自己。當我們不再被外界的期待束縛時,會發現生活中多了更多的自由與輕鬆。

最重要的是,厚臉皮並不意味著不在乎一切,而是幫助我們找回那份平衡。當我們停止無止境地討好每個人,就會發現,那些真正珍視我們的人並不需要我們變得完美。相反,他們希望我們能真誠地做自己。或許,這才是活得自在的真正祕訣。

 

延伸閱讀:

最近心情很糟?找到「第三空間」儲值幸福感,一個只需要你做自己的地方

休假48小時嘗試「多巴胺斷食」,我消除了內心焦慮,找回前所未有的平靜美好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