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理創傷被理解:為何這 4 部「精神病韓劇」能療癒我們的內心?

by Sally.H
這 4 部「精神病韓劇」能療癒我們的內心。(圖/Netflix,SBS)

近年來,韓劇不再僅僅停留於浪漫愛情或家庭倫理劇的框架,而是將視角投向心理精神疾病這一現代社會難以忽視的議題。

這類作品不像浪漫喜劇充滿歡笑,而是更容易讓人落淚。然而,這些淚水並非來自單純的悲傷,而是源於共鳴與療癒——因為我們在這些角色的故事中,看見了自己的影子,也發現了被理解的溫暖。

 

這些韓劇如何描繪心理疾病?

現代社會的壓力、快速變遷的人際關係、不斷變動的環境,讓我們或多或少都感受到焦慮與迷茫。而這些劇集,正是用溫柔的方式,告訴我們:「你並不孤單。」

2014 年的經典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啊》,讓我們看見了精神疾病的隱形性。

劇中,男主角張宰烈是一名成功的小說家,卻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與幻覺症,而他自己對此毫無察覺。女主角池海秀則是一名精神科醫師,她在治療病患的同時,也在學習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障礙。這部劇不只是講述兩人的愛情故事,更是向觀眾展現心理疾病的複雜性與多樣性,讓人理解每個人的痛苦都需要被傾聽,而非簡單地被貼上「瘋狂」的標籤。

2014 年的經典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啊》

2014 年的經典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啊》。(圖/SBS)

 

2020 年播出的《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則以童話般的奇幻色彩,講述了一個關於自我療癒與情感羈絆的故事。

擁有反社會人格的童話作家高文英,與因為成長經歷而壓抑自我的護理師文鋼太,兩人彼此碰撞、治癒對方。這部劇特別之處在於,它並沒有將心理疾病簡單化,而是透過角色的故事,讓觀眾理解童年創傷如何影響一個人的性格與行為,也讓我們學會如何擁抱自己的脆弱。

0615更新-1-1592458227

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圖/tvN)

 

2023 年《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的故事則更貼近現實,描繪了一群在精神病房內接受治療的患者,從焦慮症、憂鬱症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每個人的故事都彷彿是我們身邊某個人的真實寫照。

劇中的醫護人員不只是治療者,更像是患者的同行者,他們陪伴著病患一步步走出黑暗。這部劇讓我們看到,心理疾病並不可恥,也不該被隱藏,真正的治癒來自於理解與接納。

article-657febe88f2b7

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圖/Netflix)

 

而 2024 年的《低谷醫生》則從醫療職場的視角出發,描述一名因為職業壓力而罹患憂鬱症的醫生,如何在崩潰與自我重建之間掙扎。這部劇提醒我們,即便是專業人士,也有可能陷入心理困境,而社會對於「強者不能脆弱」的期待,往往會讓這些人更難以開口求助。

20240318_144321_4078

韓劇《低谷醫生》。(圖/JTBC)

 

為什麼這些作品能帶來療癒?

當我們觀看這些劇集時,常常會在角色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許我們沒有確診心理疾病,但焦慮、壓力、孤獨、創傷,這些情緒對現代人而言並不陌生。這些劇集的療癒力量,來自於它們讓我們意識到:

1. 心理疾病不等於軟弱
過去,人們對心理疾病的理解仍然充滿偏見,認為只有「抗壓性低」或「內心不夠強大」的人才會生病。但這些劇集讓我們看到,心理疾病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無論是成功的作家、專業的醫護人員,甚至是最擅長照顧別人的人。

2. 痛苦需要被看見與理解
劇中的角色並不總是能夠即刻獲得救贖,但當他們的情緒被理解、當有人願意陪伴時,他們才開始真正走向療癒。這提醒我們,無論是自己或是身邊的人,都需要更多的耐心與包容。

3. 治癒是一個過程,而非終點
這些劇集的結局往往不是「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而是角色學會了如何與自己的創傷共處。這樣的描寫更加貼近現實,也讓觀眾能夠理解,療癒不一定是完全擺脫痛苦,而是找到與痛苦和平共處的方法。

2014 年的經典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啊》。(圖/SBS)

2014 年的經典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啊》。(圖/SBS)

 

我們為什麼感同身受?

在《沒關係,是愛情啊》中,我們學會了接納自己的創傷,不再逃避;在《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中,我們看見了愛與連結如何讓人變得完整;在《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中,我們理解了心理疾病並不可恥,它值得被關心;在《低谷醫生》中,我們明白了,即便跌入低谷,也能找到出口。

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圖/tvN)

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圖/tvN)

這些劇集之所以能夠觸動我們的內心,是因為它們讓心理疾病不再是一個遙遠的概念,而是一種我們都可能經歷的情緒狀態。

「沒有人一開始就是病人,也沒有人到最後還是病人。怎麼可能永遠都是黑夜呢?很快就會迎來清晨的。」

——《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

這句話,也想獻給所有正在努力與自己和解的人。或許此刻的你正處於低谷,但請相信,每個夜晚的盡頭,總會迎來光明的清晨。

 

延伸閱讀:

相信不完美也值得被愛!這 5 個家庭特質能養出幸福快樂的孩子

我必須成為更好的自己?讓人內耗的 7 句心理暗示,看似鼓勵反而讓人陷入憂鬱

總覺得休息不夠?學會 Being Mode 精神整理,讓你的潛意識不再逼迫自己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