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經訪過知名醫美集團董事長來談「當時的醫美趨勢」,記得當時他說,現在人講求「速速美」,什麼方法可以快速變美,就要趕快去做,所以我們只要有新的技術,一定都是台灣第一個引進,且他更補充,再過幾年,醫美可能會成爲女性的保養品、化妝品。這些話,我認同一半、甚至不怎麼希望未來的醫美產業是這樣發展的。
醫學美容是一門結合醫療技術與美學設計的專業,但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增加,這個行業逐漸被商業化侵蝕,衍生出許多亂象。筆者這次根據自己的觀察,再邀請專家包括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啓嘉、美學家庭醫師鄭黃中宇醫師,以及皮膚專科醫師王筱涵一起來談,台灣的醫美產業正在發展成什麼模樣。
醫美亂象 1:過度商業化
理事長黃啓嘉指出,早期的醫學美容以醫師的技術為核心,根據患者需求提供改善方式,目的以追求健康與自然為主「醫美是要針對你的需求去改善、而不是製造你的需求」他說。
黃啓嘉理事長坦言,技術發達、資訊爆炸的時代,美容醫學跟商業行為,多少一定會有關聯,但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如雨後春筍般創立的醫美診所、甚至大集團,仔細去了解幕後,你會發現經營者大多是不具有醫療背景的金主在主導,他們出錢讓診所裝潢豪華、聘請行銷團隊,話術華麗又夢幻,這往往可能在無形中忽略了醫療本質。
鄭黃中宇醫師則表示,很多醫生只是被雇用來的,單純被拿來掛牌、宣傳,基本上沒有決策權,醫師固然有他的專業,但很多時候這些專業判斷恐怕違背金主的商業利益,「那他們能怎麼辦?只能聽話。」
金主所主導的診所,往往將業績與盈利放在首位、甚至誘導求美者進行過度或不必要的醫療行為,例如不符合實際需求的填充或手術,他們會告訴你,你「需要」這些!鄭黃中宇醫師提到,這種商業化導向的經營模式,容易使醫療行為變質、甚至削弱醫師對求美者需求的真實判斷。
醫美亂象 2:產品來源不明、品質無法保證
在醫美療程中,注射產品的安全性與品質非常重要,黃啓嘉理事長與鄭黃中宇醫師都提到,目前市面上充斥著不合法或未經核准的產品、也就是俗稱的水貨,被使用到求美者身上。
例如,近期最夯的話題「外泌體」,作為新興的美容產品,雖然在某些國家已被合法使用在醫美技術上,但在台灣其實尚未有完善的法規監管,且通過的法規是「合法使用在化妝品原料中」。所以之前筆者曾寫過一篇「關於外泌體的應用」文章,當中提到外泌體可以應用在全身的皮膚,成為加強效果的最佳輔助利器,但你有沒有看出端倪?外泌體已經可以「合法」使用在醫美技術上嗎?(笑)
黃啓嘉理事長指出,像是外泌體這類新興的美容產品,本身並沒有問題,這裡談的「合法」指的並不是這項產品是壞東西,而且它需要有一套標準合格的檢驗流程及法規制定,才能安全、合法地使用在求美者身上。
但部分診所為了追求利益,冒險使用這些未經標準化的產品,而這類產品的成分、來源往往無法保證,鄭黃中宇醫師補充,加上現在醫美的低價競爭激烈,聽聞有不少診所會購買品質不明的二手探頭、或劣質產品使用,如此更是增加了醫美療程的安全風險。
這問題所產生的風險,皮膚專科王筱涵醫師就非常有感!日前她就在 Threads 上發文表示「有病人做完水光針,皮膚又癢又紅腫,才來找我處理。問她為什麼不去找原來的醫師,她說,因為他們不處理皮膚問題」,如果你被施打的產品品質無法被保證,那麼這類的問題就會層出不窮;說不定嚴重的話,還找不到其他醫師幫你解決。
醫美亂象 3:諮詢不是醫生本人?療程有保障?
筆者近期也很常在網路上看到,有網友在詢問:「如果來諮詢的不是醫師,是正常的嗎?」答案是:「當然不正常!」平常我們生病看感冒,進到診間都一定是醫師問診開藥,怎麼換成是醫美療程,這種有關身體外表的重要療程,醫師不親自來諮詢?然後求美者還可以接受?
黃啓嘉理事長表示,專業醫師諮詢與操作是醫美療程最基本的步驟,但在過度商業化的環境中,諮詢過程常被低成本化。他提到,坊間不少診所會透過不具有專業背景的諮詢師,他們就是業務員跟你推銷療程,而非透過醫師經過專業評估,為求美者提供客製化的專業建議。
鄭黃中宇醫師則說,近期醫美診所如雨後春筍般開立,有許多剛畢業、幾乎沒有完整住院醫師訓練的年輕醫師,前仆後繼投入這些診所。要是沒有完整的醫療訓練,只參加一些廠商舉辦的注射教學課程就上場幫求美者施打,很容易造成副作用。
筆者採訪醫療、醫美線這麼多年,始終認為不論是醫療還是醫美,都應該以健康為核心,上面我們分析了醫美過度商業化、產品來源不明、以及專業不足的 3 種現象,卻會讓求美者面臨許多風險。
接著下一篇《醫美停看聽|台灣醫美6大亂象(下):醫美觀念正在走回頭路?醫師資質參差不齊》文章,我將帶著大家,繼續探討更多醫美亂象,包括誇大宣傳、診所責任的推卸以及法規監管的不足,為求美者提供全面分析與建議。
延伸閱讀:
醫美停看聽|眼袋太大很顯老?眼袋問題其實分等級!醫師解析眼袋為何找上你
醫美停看聽|別再混淆!皮秒雷射與淨膚雷射一篇搞懂,找出最適合的肌膚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