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醫美停看聽|台灣醫美6大亂象(上):諮詢師不是醫師本人,風險是什麼?》跟大家談了 3 個目前的醫美亂象,除了過度商業化與產品來源問題,這篇就接著歸納出另外 3 種亂象,包括誇大宣傳、台灣醫美中國化以及醫師專業度等,也都是醫美亂象的重要層面。
現在我們就將繼續有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啓嘉、美學家庭醫師鄭黃中宇醫師,以及皮膚專科醫師王筱涵提供專業見解,分析這些問題背後的成因及影響。
醫美亂象 4:過度誇大宣傳,台灣醫美中國化?
在競爭激烈的醫美市場中,不少診所都會透過誇大療效、或廣告不實來吸引求美者。鄭黃中宇醫師表示,一些診所利用求美者對醫美技術的陌生,來過度包裝療程,筆者就曾看過有診所外面張貼的廣告,將簡單的療程描述成「改變命運」的神奇技術,鄭黃中宇醫師甚至說,有些診所會將求美者根本不需要的手術,冠以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名稱,如「輪廓固定術」等,實則是刻意施打海量填充劑把皮膚暫時撐緊,完全不管後續可能產生的饅化與副作用,來誤導求美者。
日前鄭黃中宇醫師就在 Threads 分享「看到一位醫美諮詢師 po 了張滿滿小山般的玻尿酸盒子,開心的說一個醫美素人客人一來,就很相信她們的一口氣打了 25 支的填充劑,賓主盡歡的回家了」鄭黃醫師認為,對於一個完全沒經驗的醫美素人,就算臉再瘦、再凹,第一次治療時,我個人是絕對不會使用超過 10c.c. 的填充劑。」
鄭黃中宇醫師認為,也許這位素人的臉,真的很瘦、很凹,需要很大量的體積才會澎潤改善,但其實診所有義務告知,單次大量注射玻尿酸後的可能狀況,例如水腫、饅化、移位等,把可能需要的劑量分成兩次或是三次的階段性治療,而不是把這些劑量一口氣灌進去,那麼我們可以想像三個月後,玻尿酸吸水浮腫之後的慘況。
他提到,台灣醫美市場的發展,部分診所採取的經營模式,彷彿回到了「民智未開」的時代,以往中國市場對醫美的追求常以「腫起來」為標準,無論是在劑量設計、還是治療效果上,都顯得粗糙不精緻。
而我們正處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卻對於醫美正確的概念都沒有建立好,現在是變成「先求有、再求好」,哪邊便宜、我往哪兒去,反正一針不夠、我再補一針,診所也只想賺錢,求美者要再來一針、我就再打一針,等於是在走回頭路。黃啓嘉理事長也說,這就是醫美被商品化的結果,要記住「醫美是一種醫療行為」,不可能對每個求美者使用標準化的醫美療程。
王筱涵醫師就說,很多求美者都誤以為,好像別人用的適合的,應該就會適合自己,但並不是每一個療程,都適合每一個人,這甚至跟日常照護有關係。有些人做醫美是錦上添花,但如果本身膚況不好、有皮膚過敏、蟎蟲等問題都沒有先解決,就直接跳到醫美療程,可能一次、二次,你以為沒事,但如果太頻繁、或是劑量不對,使皮膚慢慢轉變為敏感肌、過敏、紅腫等,那你可就出大事了!
醫美亂象 5:診所責任推卸與求美者的困境
承接上頭,王筱涵醫師分享,診間曾碰過有求美者到國外接受抽脂手術,回台後需要拆線,但因為這是別的醫師動的刀,台灣的醫美診所,沒有醫師願意幫她拆線。聽到這,我想說,別說是從國外做的、就算是在國內做的,要請別的醫師幫忙簡單拆線,我看也很少有醫師會願意幫忙。
王筱涵醫師說:「當然,有風險的時候,大家都不要,即使是有健保的診所,醫生也會怕怕的、甚至會把求美者轉介去大醫院求診。」這是為什麽呢?王醫師解釋,醫美診所這麼多家,也碰過有求美者到那種純醫美的診所,做完水光針皮膚很紅、很癢,這類的求美者到我們這裡求診,我們也不清楚她所施打的水光針裡面的液體是什麼?「我們也不知道、客人也不知道,怎麼解決?」
王筱涵醫師還透露,更常碰到的情形是,我們幫求美者處理好問題後,他又去找純醫美的診所買療程,出問題,又來找我們皮膚科「真的很無奈」。
醫美亂象 6:醫師資質參差不齊 凸顯專科醫師的價值
筆者在採訪期間,碰過不少醫師都提到相同的問題,現在很多號稱是醫美醫師、或是醫美專科醫師的人,求美者真的要注意!黃啓嘉理事長就說,從衛福部的「部定專科」項目中,並沒有美容醫學專科,因此醫師要進入美容醫學領域,需學習美容醫學專業訓練。
以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為例,必須要有「部定專科」才可入會,再依據醫學會規劃,學習美容醫學專業項目如微整注射、雷射光電與抗衰老美容等專業項目後,才可以進行美容醫學會的「美容醫學專科」醫師考試取得資格,完成醫師需具備的美容醫學專業訓練,但現在有許多人並非專科醫師、或是學術不精就馬上投入職場操刀。
王筱涵認為,專科醫師比較了解人體的皮膚構造,比較能夠全面性的評估該求美者適合的醫美療程。這也凸顯出「專科醫師」的價值。專科醫師除了能提供全面的評估、與客製化的治療方法,更能在發生問題時,有足夠的能力處理善後。
但鄭黃中宇醫師提到,現在有不少年輕醫師、甚至連住院醫師的經歷都沒有,直接一畢業都到醫美診所操刀,求美者就是他們的白老鼠,不出事都還好、出事了怎麼辦?所以事先打聽、調查清楚醫師的背景很麻煩、但也很重要!
就如同筆者這篇文章提到「即使合法的醫師,還是要多打聽「口碑」,口耳相傳雖然是最古老的做法、但也是最有參考價值的方法。」
醫美亂象多 民眾如何解?
黃啓嘉理事長直言,台灣的醫美法規相對保守、且執行力不足,使得不合法的產品、不良行為屢見不鮮。他指出,許多診所使用未經核准的產品,即使遭舉報也僅被罰款,無法真正遏制不法行為。此外,一些並非由醫師主導的診所、甚至會透過說明會,招募求美者購買醫美療程,但相關單位卻疏於管理,最誇張的是,連電視台購物就可以明目張膽的販賣療程、喊價加碼,大家試想「這樣正常嗎?」
不少醫師都建議,台灣應加速醫美相關法規的完善,也要跟進國際,好比上篇提到的外泌體,我們再強調一次,「外泌體」本身是好東西,但需要有合格標準化的檢驗規定,才能確保它的品質及安全性。
醫美亂象的解決需要多方合作,包括政府完善法規、醫師堅守專業道德,以及求美者自身的慎重選擇。隨著醫美需求的持續上升,筆者期盼台灣的醫美產業,能夠建立在專業與誠信的基礎上發展,真正幫助求美者實現美麗與健康的平衡。
在這個追求速速美的時代,醫學美容成為了許多女性的選擇。iLady作為專注於女性的新媒體,我們將提供深入、客觀的醫美資訊。我們的宗旨是成為大家在諮詢醫美之前的可信賴夥伴,希望能引導 Lady 們在追求美的路上,獲得有價值的參考資訊,讓我們一起探索美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醫美停看聽|4大理由不推薦去韓國做醫美!那些被遺漏的高風險與迷思
醫美停看聽|想擁有緊緻輪廓線,音波、電波選哪種?美容醫師大談療程優缺點全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