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有曾經因為什麼疾病,需要被麻醉嗎?像是筆者曾因為拔牙、照胃鏡、大腸鏡等,接受過局部麻醉、舒眠麻醉,但許多民眾對麻醉的了解僅止於「睡一覺」就以為一定能夠平安醒來。這不是想恐嚇 Lady 們,只是因為有太多憾事的發生,需要讓你們好好了解「麻醉的重要性」。
近日發生的一名女子接受醫美療程時,因在麻醉後血氧濃度不穩,急送大醫院搶救仍不治,但目前整起事件的真相尚未完全釐清。麻醉科醫師石崇志就先帶我們一起看看,這起發生在 5 年前,同樣震驚社會的醫美事故。
醫美診所的致命麻醉事故
2019 年 3 月,湯姓男子在北市一間醫美診所進行隆鼻手術,術中發生嚴重的麻醉併發症—惡性高熱,體溫飆升至 43.6 度。儘管醫護人員緊急搶救,但因診所內缺乏足夠的解藥及應變設備,湯男最終因多重器官衰竭而不治。
石崇志醫師解釋,惡性高熱是一種罕見但致命的麻醉併發症,發生時患者體溫迅速升高,伴隨肌肉僵硬、心跳加速等症狀。若未及時注射特效解藥 Dantrolene(此藥物同時也是戲劇《麻醉風暴》中關鍵的藥物),死亡率高達 70% 到 80%。但這起事故中,診所未備妥解藥,且急救過程中延誤了診斷與治療,最終導致悲劇。
法院審理後認定,負責手術的陳姓醫師未能遵循醫療常規,包括術中未持續監測患者的體溫與二氧化碳值,延誤了惡性高熱的診斷,需賠償家屬 556 萬餘元。此外,診所負責人因監督不力也需負連帶責任。
麻醉致死案例背後的 3 大問題
這起事故不僅是一場個別醫療疏失,更早以揭開醫美診所普遍存在的系統性問題。
問題1. 非麻醉專科醫師執行麻醉
診所多由非麻醉專科醫師與護理師執行麻醉操作,缺乏專業麻醉訓練。正如案例中,執行麻醉的是護理師,而非具備專業麻醉訓練的麻醉科醫師。
問題2. 設備與藥物的缺乏
醫美診所的急救設備與藥物準備不足。一旦遇到突發狀況,患者可能因搶救延誤而喪失生命。Dantrolene 作為治療惡性高熱的特效解藥,應為麻醉高風險環境的標準配置,但許多診所並未備妥。
問題3. 風險評估的不足
醫美診所通常以低價格與快速手術吸引消費者,但術前風險評估常流於形式,對求美者的身體狀況、家族病史與潛在麻醉風險缺乏詳細了解。
麻醉前的風險評估是麻醉醫師的重要職責之一,醫師需考量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手術種類與緊急程度。
- 健康因素:慢性病患者如心臟病、高血壓或糖尿病,需特別注意藥物的影響。
- 年齡因素:新生兒與高齡患者對麻醉藥物的代謝能力較差,需格外謹慎。
- 手術種類:大範圍或時間長的手術通常需要更精準控制的麻醉。
石崇志醫師說,世界上沒有完全不能麻醉的患者,但某些人的麻醉風險特別高,如嚴重心肺功能不全或腎衰竭,麻醉可能帶來更高的併發症風險;還有急性感染者,如果在感染尚未控制前進行麻醉,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後果;最後則是有藥物過敏史的人,可能要事先向醫師說明。
麻醉風險為何不被重視?
醫美診所對麻醉風險的低重視,與大眾對麻醉的誤解息息相關。許多人將醫美手術視為「小手術」,忽視了麻醉的複雜性與潛在危險。實際上,無論手術大小,麻醉的風險都應該被謹慎對待。
雖然依《特定美容醫學辦法》,涉及全身麻醉的,有特定八項醫美手術,必須由專業麻醉醫師操作,但許多診所仍選擇以非專科人員執行,形成潛在的法律與安全漏洞。加上配備專業麻醉醫師、與完善設備對診所而言,是一筆高昂的開銷,許多診所為了降低成本而忽略這些必要的安全措施。
從不幸案例中,我們看到麻醉安全在醫美診所中所面臨的挑戰與疏漏。無論是醫師、診所還是求美者,對麻醉的專業性與潛在風險都應有清楚的認識。只有透過完善的法律規範、專業的操作流程與良好的風險管理,才能確保每一次手術都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避免更多家庭陷入悲痛。
延伸閱讀:
乾肌Lady實驗室|實測3款開架氣墊粉餅,台泰兩國天氣差異大、效果居然差不多?
每個女人都適合凍卵嗎?專家打破妳的凍卵迷思,替自己安排好完美的「生育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