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晚宴不稀奇,但在 1970 年代卻有場《晚宴》(The Dinner Party)引發當時轟動,並成為女性主義藝術的代表作之一,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原來這場晚宴,是由美國藝術家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打造而成。出生於左翼猶太家庭的 Judy Chicago,自小就對社會議題深感興趣,特別當時因女性容易遭受不平等待遇,她認為需要憑著意志力與才能之抗衡,因此創作一系列以女性主義為核心命題的作品,其中又《晚宴》(The Dinner Party)最具代表,因而被譽為「美國女性主義藝術教母」,同時也是 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三歲開啟藝術天份、首創女權藝術課程
Judy Chicago 從小便對社會議題充滿關注,3 歲時就開啟了繪畫之路,5 歲時便確定「永遠不想做任何事,只想創作藝術」為理念,因此童年、青少年的求學時期都參加芝加哥藝術學院的延伸課程,並於高中畢業後獲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獎學金,並於 1964 年獲得 UCLA 的美術碩士學位,1970 年起於加州弗雷斯諾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resno)全職教學。
1960~1970年代,正值全球第二波女性主義興起的時期,而 Judy Chicago 也正處於第二次婦女解放運動的發源地——美國。那時的女性運動強調挑戰傳統的性別分工觀念,並爭取男女同工同酬的權利,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Judy Chicago 於1971 年起和米莉安・沙皮諾(Miriam Schapiro)共同開設第一門「女性主義藝術課程」,旨在於擺脫「男性的存在和對她們的期待」除了強調女性重新自我認同,也以女性集體合作的創作方式,取代男性競爭的模式,造就美國首個女性主義藝術課程。
不遵從父姓改名 自己來定義「我是誰」
此外,Judy Chicago 原名爲 Judith Sylvia Cohen,憶起當初改名原因,是出於對父親的離世的難以承受,以及首任丈夫離世後斷了連結,她決定將姓氏改為與男性婚姻或家族傳承無關的名字。恰好,畫廊業主 Rolf Nelson 因為她有鮮明強烈的個性、芝加哥口音,給她取了個綽號 Judy Chicago,便起心動念成了她的新名字。
Judy Chicago 認為,將姓氏從具有族裔色彩的「Gerowitz」改為更加中立的「Chicago 」,讓她擺脫某種社會身份的束縛,爾後為了慶祝改名,她於當時的展覽邀請函上,印有穿著拳擊手服,身穿印有新姓氏的運動衫的照片,並於在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的個展上張貼了一條標語:「茱迪・吉羅維茨在此放棄所有通過男性社會統治所加諸於她的名字,選擇了她自己的名字——茱迪・芝加哥。」(Judy Gerowitz hereby divests herself of all names imposed upon her through male social dominance and chooses her own name, Judy Chicago.),同樣的聲明也刊登於 1970 年 10 月《藝術論壇》雜誌的廣告中,透過這一行動不僅讓她擺脫過去那種由男性主導的社會身份的束縛,也表達她對自我認同的堅持。
《晚宴》締造史詩般的女權力作
1979 年時,Judy Chicago 受到美國女性史先驅葛爾達‧勒納(Gerda Lerner)啟發,連同數百多名支持者合作完成《晚宴》的巨型創作。在一個昏暗的房間內,中央擺放著一張等邊三角形的餐桌,餐桌共有 39 個座位,每一側擺放著 13 個座位,這一數字正巧對應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經典畫作《最後的晚餐》(Last Supper)中的 13 位男士。
但這些座位所代表的不是男性,而是來自歷史、神話、宗教故事以及女性運動的 13 位女性人物,Judy Chicago 以每位女性的成就和特點,創作了圖紋餐盤和刺繡桌巾,盤面上以女性外陰為設計,並依照時間順序從平面逐漸變為立體,代表女性地位逐漸提升;桌布刺繡也各具特色,依照每位女性所處時代的文化背景,呈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展示出女性在歷史長河中所面對的挑戰、奮鬥與突破。
然而,當《晚宴》首次展出時,卻遭受來自藝術圈的負面評價與抵制,批評者認為這種作品過於直白、挑釁,甚至有的指責其過於粗暴、帶有對女性性的過度強調。儘管如此,《晚宴》仍然引起了大量的關注並吸引了全球觀眾。
自 2007 年至今,《晚宴》以永久展出的形式,進駐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的伊麗莎白・賽克勒女性主義藝術中心(Elizabeth A. Sackler Center),成為女性主義藝術的象徵之一,也是被稱作「最偉大 3 件裝置作品」之一的,成為全球藝術界和女性文化運動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現年 85 歲的 Judy Chicago,依然不遺餘力地透過自己的藝術傳遞女性力量,並持續改變大眾對女性藝術家和女性創作的看法,促使更多人關注和支持女性在藝術及各領域中的發展。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晚宴》不僅成為全球藝術界和女性主義運動的重要象徵,也見證女性力量與創意的無限潛力,儘管性別平權仍有挑戰空間,但只要我們仍能站起身、捍衛自身權利,女性的聲音和貢獻便能獲得重視與尊重。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延伸閱讀:
渡邊直美入選 BBC 巾幗百名榜!推倒日本喜劇的性別高牆、引領豐腴美人風潮
主持、演員、紀錄片、自媒體、出書,作家曾寶儀:「我生命中最大的寶藏就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