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稿主編:Alice.P)
本週(4/9-4/15)的藝文亮點包括:大衛・霍克尼生涯最大規模回顧展在巴黎;《城市踩踏:舞池裡的夢想與反抗》舞出紐約 200 年精華;《超越理想的風景》進入平子雄一的色彩宇宙;高美館《珍珠—Part II館藏選粹》穿越身體、記憶與生態的藝術旅程。
愛女也 iLady 團隊持續關注全球藝文界的最新動態,涵蓋藝文表演、影視產業等領域,每週精選整理藝文界的一週大事,幫助業界人士與藝文愛好者快速掌握最新資訊。

大衛・霍克尼生涯最大規模回顧展在巴黎(圖:Fondation Louis Vuitton)
藝文大事亮點 1:大衛・霍克尼生涯最大規模回顧展在巴黎
「英國藝術教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生涯最大規模回顧展,即日起至到 8 月 31 日於巴黎路易威登基金會(Fondation Louis Vuitton)登場,涵蓋館內 11 個展廳、展出超過 400 件作品,作品橫跨 1955 至 2025 年,展覽由大衛·霍克尼親自參與策劃,呈現其 70 年創作歷程及豐富媒材,包括油畫、壓克力、素描、數位繪圖及沉浸式影像裝置。
本次展覽核心聚焦霍克尼近 25 年創作,展出他旅居約克郡與諾曼第期間的四季風景與 60 幅以 iPad 或壓克力繪製的親友肖像。第 5 至 7 展廳則聚焦 2020 年創作的《220 for 2020》系列與壯觀的《大庭院》墨水畫。
最後展區展示霍克尼與藝術史對話的裝置《The Great Wall》,向歐洲繪畫大師致敬,並呈現其舞台設計與多媒體創作。壓軸展出霍克尼最新倫敦作品,結合孟克、布雷克風格與靈性探索,並以自畫像為展覽劃下句點,這場展覽不僅是一場視覺饗宴,更完整勾勒出霍克尼跨越時代的創作宇宙與藝術反叛精神。

《城市踩踏:舞池裡的夢想與反抗》舞出紐約 200 年精華(圖:urban stomp)
藝文大事亮點 2:《城市踩踏:舞池裡的夢想與反抗》舞出紐約 200 年精華
《城市踩踏:舞池裡的夢想與反抗》(Urban Stomp: Dreams & Defiance on the Dance Floor)是一場由紐約市博物館與羅格斯大學紐瓦克分校爵士樂研究所聯合策劃的展覽,於即日起至 12 月 31 日在紐約市立博物館舉行,呈現紐約市超過 200 年的社交舞蹈歷史,探索舞蹈如何成為表達夢想與反抗的媒介。
展覽透過電影、時尚、藝術、音樂、攝影和樂器等多元媒介,展示了包括莎莎舞、嘻哈、查爾斯頓舞、梅倫格舞、林迪舞和 Vogue 等多種舞蹈風格。 此外,全球靈感的舞蹈形式,如印度的 Bhangra 和美洲原住民舞蹈,也在展覽中呈現,突顯紐約市作為文化大熔爐的多元性。
另外,展覽也匯集了博物館自身的收藏,以及來自多個機構和私人收藏家的借展品,包括爵士樂研究所、路易斯·阿姆斯壯故居博物館與檔案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ink! 唐人街等,並獲得 Rubén Blades、DJ Rekha、Judy Santos、Hellotones 等私人收藏者的支持,讓觀者能夠更深入地體驗舞蹈文化的魅力。

《超越理想的風景》進入平子雄的色彩宇宙(圖:伊日藝術計劃 YIRI ARTS)
藝文大事亮點 3:《超越理想的風景》進入平子雄一的色彩宇宙
日本知名藝術家平子雄一(Yuichi Hirako)即日起至 6 月 30 日在基隆美術館舉辦其在台首度大型個展《超越理想的風景》,展覽匯集平子雄一超過 20 件代表作品,涵蓋繪畫、雕塑及裝置藝術,展現他對自然與人類關係的深刻探討。

穿越身體、記憶與生態的藝術旅程(圖:高美館)
藝文大事亮點 4:穿越身體、記憶與生態的藝術旅程
高雄市立美術館即日起至 2026 年 5 月 3 日推出《珍珠—Part II:館藏選粹》展覽,延續 2023 年「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的策展脈絡,從館藏中再選出 13 位女性藝術家的 17 組作品,於 3 樓「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室」展出。
本次展覽以「身體風景」、「療癒之方」、「遷徙與安棲」、「非人類與生態」4 個主題串聯,回應當代女性身處社會、歷史與自然環境中的多重處境與思考。
展件涵蓋錄像、裝置、攝影、纖維、雕塑等媒材,如太魯閣族藝術家東冬·侯溫則透過錄像創作《Hagay》探索性別流動與文化自我;許淑真紀錄越南新住民融入台灣廟會生活的作品《Love Mapping》等,以女性藝術視角交織多元文化經驗,拓展地方與全球的藝術對話。
延伸閱讀:
4/2-4/8 一週藝文大事亮點:Hilma af Klint 亞洲首場大型回顧展在東京、《陳美玲》展覽呈現拼貼臺灣母親群像
敬我們的追劇人生! iLady 推薦 8 部苦甜交織的必看韓劇,第一部劇終哭完一包衛生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