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請化妝品配方專家林志青老師,和 Lady 們談了《什麼是精油》,接著這篇,我們要來破解不少人對於精油的迷思!隨著生活風潮的轉變,精油逐漸成為許多人追求健康與生活品質提升的熱門選擇。
然而,你有沒有注意到,市面上對於精油的種種宣稱,從殺菌到美容、放鬆等,讓我們看的是眼花繚亂,也不免產生許多迷思。到底精油有哪些真實的功效?而哪些是被誇大的說法?
![精油可以殺菌,你有聽說過嗎?(圖/canva)](https://ilady.life/wp-content/uploads/2025/01/oil2-1024x536.png)
精油可以殺菌,你有聽說過嗎?(圖/canva)
迷思 1:精油可以殺菌?
林志青老師說,一些研究指出,某些精油的研究顯示,精油可能確具有抗菌、抗病毒或抗真菌的效果,例如茶樹精油與尤加利精油。
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些實驗大多是在實驗室環境下進行,並不能完全模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境,更重要的是,實驗室中的實驗樣品及實驗條件,可能與實際日常生活情境相距甚大。
林志青老師強調,精油濃度不當使用可能導致皮膚刺激、甚至過敏反應。此外,市售精油商品品質不一致,政府沒有任何監管,消費者也根本無從參考及辨識,抗菌效果更是無法確認,所以絕對不能取代傳統的消毒用品或藥物。以茶樹精油為例,它對某些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可能有效,但對病毒或其他菌種則未必有相同效果。
因此,雖然精油可能具有一定的殺菌效果,在日常使用中應搭採用正規消毒方式,這樣才能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你相信精油可以防曬嗎?(圖/canva)](https://ilady.life/wp-content/uploads/2025/01/oil4-1024x536.png)
你相信精油可以防曬嗎?(圖/canva)
迷思 2:精油可以防曬?
「天然防曬」的概念令人嚮往,不少產品宣稱加入精油成分就能提供防曬效果。不過,林志青老師指出,目前並無科學證據表示,精油具有足夠的紫外線防護力。部分植物萃取物,像是含有抗氧化成分的精油,可能對紫外線有吸收作用,但這不等同於有效的防曬。
要宣稱產品有防曬作用,是需要經過嚴格測試,並標示 SPF(防曬係數)和 PA(防曬強度)。相比之下,精油的成分不明,防曬效果不明,且可能有些精油並未去除光敏物質,在日光下可能發生光敏感或光毒性,反而增加皮膚受損的風險。
例如,柑橘類精油中,如果殘留有光敏物質,在接觸陽光照射後,就可能導致色素沉澱或皮膚過敏。因此,專家提醒:選購防曬產品時,應選用經過防曬檢驗的防曬產品,不可以使用精油作為防曬用途。
![如果使用純精油來防蚊,要注意刺激皮膚!(圖/《浮游先生》劇照)](https://ilady.life/wp-content/uploads/2025/01/463436861_865343155712515_3309298856738570355_n.jpg)
如果使用純精油來防蚊,要注意刺激皮膚!(圖/《浮游先生》劇照)
迷思 3:精油能防蚊?
許多人會在夏天的時候使用精油,覺得可以驅除蚊蟲,也認為這比化學防蚊劑更安全有效。不過,精油的防蚊效果因種類與濃度而異,林志青老師說,並不是所有精油都有驅蚊效果。像是檸檬尤加利精油和薰衣草精油被認為對某些蚊蟲有效,但效果往往短暫,需要頻繁補充使用。
此外,防蚊產品需要經過政府機構的認證,才能標榜具備防蚊功能。如果消費者購買的精油並未通過相關測試,其防蚊效果可能僅僅是心理作用,難以提供足夠的保護。
林志青老師建議,在蚊蟲較多的環境下,應選擇專業防蚊產品,並可輔以精油提升舒適感或改善氣味。
![你會直接把精油塗抹在皮膚上嗎?(圖/canva)](https://ilady.life/wp-content/uploads/2025/01/oil6-1024x536.png)
你會直接把精油塗抹在皮膚上嗎?(圖/canva)
迷思 4:精油能塗抹皮膚?
「直接使用精油」是許多人對精油的誤解之一。林志青老師強調,市售精油商品品質良莠不齊,品質難以掌握,直接塗抹在皮膚上可能會發生皮膚過敏或其它不良反應,且如果真是單一精油的濃度極高,因為是從單一種植物的特定部位萃取,不做任何加工也未與其它精油混合、可稱為 100% 純精油,直接塗抹在皮膚上可能引發灼傷、過敏或其他不良反應。
因此,大多數單一精油在使用前需要稀釋,例如加入椰子油、甜杏仁油等植物油進行混合,稀釋比例約為 1%到 3%,稀釋後能直接塗抹於皮膚。
此外,某些精油,像是肉桂精油、丁香精油等,對皮膚的刺激性較強,即使經過稀釋也得謹慎使用。建議首次使用時先進行皮膚測試,在手腕內側塗抹少量混合精油,觀察 24 小時是否有有不良反應,必要時,甚至必須觀察到14天以上。
![精油可以喝,我倒是第一次聽到。(圖/《偶然成為家人》劇照)](https://ilady.life/wp-content/uploads/2025/01/465972861_879842817595882_7202387043477056406_n.jpg)
精油可以喝,我倒是第一次聽到。(圖/《偶然成為家人》劇照)
迷思 5:精油可以喝?
市場上偶爾會出現標榜「可口服精油」的宣傳,但林志青老師表示,許多專家一致認為,口服精油的風險極高,因為精油內含的化學成分複雜,可能對食道或胃腸道受傷、甚至可能發生中毒。
例如,迷迭香精油和薄荷精油,雖然在某些國家被允許作為食品添加劑,但每個國家政府對於食品、藥品及化粧品管理見解是不同的,在未經我國許可下,請勿冒然的口服任何精油產品,消費者若自行服用精油,可能難以挽回的風險,例如:食道受傷,一旦發生危害?可能求助無門。
![不少人會利用精油來淨化空氣。(圖/canva)](https://ilady.life/wp-content/uploads/2025/01/oil9-1024x536.png)
不少人會利用精油來淨化空氣。(圖/canva)
迷思 6:精油能淨化空氣?
含有精油的香氛、擴香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應該有不少 Lady 都相信精油可以淨化空氣、殺菌並改善室內環境。但實際上,精油的氣味只能帶來舒適感,並沒有辦法透過氣體的方式殺菌,也沒有淨化空氣的作用。
有一個觀念,必須提醒大家,無論以任何方式的消毒產品,只要能夠傷害細菌,就一定有機會傷害人類及動物,如果隨便弄點精油揮發在空氣中就可以殺菌?那麼你怎麼會不擔心吸進人體後會不會有安全風險?
此外,精油在擴香過程中釋放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可能對體質比較敏感的人,像是有氣喘的人,就可以對其造成影響。因此,林志青老師建議在使用精油時,應保持室內通風,並避免長時間高濃度擴香。
![還有些人會藉由精油放鬆,幫助睡眠。(圖/《一箱情緣》劇照)](https://ilady.life/wp-content/uploads/2025/01/467277124_888003316779832_8628328055988822249_n.jpg)
還有些人會藉由精油放鬆,幫助睡眠。(圖/《一箱情緣》劇照)
迷思 7:精油可以放鬆?
精油常被認為能幫助緩解壓力和提升情緒,尤其是像薰衣草精油、佛手柑精油或洋甘菊精油等,這些以放鬆效果著稱的種類。這些精油的氣味通過嗅覺傳遞到大腦的邊緣系統,影響情緒和壓力反應。
科學研究顯示,芳香療法的確能對減輕焦慮或促進睡眠產生一定效果,但效果的強度與個人嗅覺偏好和心理因素有關。例如,對某些人來說,喜歡的香味可能帶來不錯的情緒舒緩,但對其他人來說,可能效果有限。
林志青老師認為,在日常生活中,當然還是可以使用擴香器或在按摩中搭配精油來放鬆身心,但也應注意適量使用,避免因高濃度氣味而引發頭痛或其他不適。
![選擇精油,要注意品質、濃度等。(圖/canva)](https://ilady.life/wp-content/uploads/2025/01/oil1-1024x536.png)
選擇精油,要注意品質、濃度等。(圖/canva)
選擇與使用精油的關鍵
最後,筆者還是要再次提醒 Lady 如何選擇天然、高品質的精油:
1.選擇來源清楚、標示完整的精油品牌,避免購買來源不明的廉價產品。
2.遵循使用指引,像是要稀釋精油、避免口服以及進行皮膚測試是基本原則。
3.不過度依賴:精油的效果有限,應搭配其他正規產品或方法,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4.尋求專業建議:對於特殊用途,如治療疾病或皮膚問題,應諮詢專業芳療師或醫療人員。
我相信,精油的世界充滿魅力,也真的能讓人感到放鬆,不過還是務必要保持理性與謹慎,才能真正受益,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延伸閱讀:
物理治療師分析5點正確按摩觀念,踩背按摩真的能放鬆?小心「踩」出大問題
物理治療師推薦5招伸展運動!辦公室 Lady趕快動起來,放鬆緊繃的身心靈吧